第330章

况且许疏桐也就七年前亲力亲为地做过给孩子们辅导的事情,那之后,许疏桐就采取了一届带一届的方式,她没有再参与。

怎么一届带一届呢?

许疏桐亲力亲为的那一届,很多孩子都考出了非常好的成绩,用后来的话来讲,都是非常合格的小镇做题家。那帮孩子,特别擅长于考试。

他们毕业之后,寒暑假在家里,许疏桐也没让他们闲着,把家属院的孩子们都集中起来,让他们带着学习。

当然也没让他们白干活,许疏桐让邓姐他们拿出一部分钱,成立基金。给小老师们发工资,给考上好大学、好高中的孩子们发奖。

这些年,柳城家属院的孩子们,只要智商达到普通人的标准,并且愿意学习的,应该在同龄人里,都非常富有。

特别是考上重点大学的,拿到录取通知书,就能拿到几万块钱的奖金。彻底实现经济独立,不需要再依赖父母。

这种模式,是否适用于她现在所处的环境?

许疏桐觉得肯定是不行的。

柳城家属院里之所以能够搞得起来,完全是天时地利人和。

现在这些人,不是住在一个家属,而且把他们的孩子培养起来,他们也未必会同意自己的孩子再带下一届。

很正常,社会在发展,竞争也越来越大。家长之间,也会慢慢地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孩子的竞争对手,怎么可能会让已经跑在前面的孩子,回头帮别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