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鸿曦和齐鸿曜经常来,看见着欣欣向荣的景象,每每都会夸赞一番。
明宣帝也时常问起,得知沈玉蓉的庄家长得好,又惊又喜,让齐鸿曜看着些,这是他们大齐的希望,是百姓饱腹的根本。
齐鸿曜自是用心,来了谢家,必然会去田间转转。还时常问些农事问题,郑勉一一详细答复。
谢家几个孩子,也经常去田间看,秋儿也常常跟着。
郑母的眼睛已经能看见亮光了,相信用不了多久,便能重见光明。
郑勉对谢家更是感激,干活也更加卖力。不用沈玉蓉说,他已经做好了计划。
为此,沈玉蓉倒是能轻省很多。
天气渐热,沈玉蓉换上了薄衫,忽而想起解暑的冰粥,便尝试做了一些,就是冰镇后的豆粥加了些水果丁。
这个时候水果少,只有野生草莓,桑葚,樱桃。水果不多,再配上豇豆,紫米,红小豆,绿豆等,盛放在碗中,再加上一些冰快,用勺子挖着吃,味道简直不要太好。
还可以清肠胃,降暑气。
沈玉蓉没有加冰块,先盛了几碗,放在托盘上,准备给谢夫人送去,再问问可有食用的冰快,若是有,就讨要一些,冰粥里放上冰快才更爽口。
正院,谢夫人正与谢浅之说话,谢浅之想建立善堂,想了多日,已下定决心,便和谢夫人商量一番,看开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