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

“这信上只说尽快,也没说具体什么时候,要不先用你的名义去封信,回头咱们都过去。”沈如意道。

顾承礼:“他仨也去?”

“也该让他仨认认门了。再说,就凭他仨的成绩,缺半个月也能跟上。”几个孩子三四岁大就跟顾承礼背诗,智力发育的早,理解能力强,以至于不论学什么都一教就会。要不是怕他们年龄太小,心智未成熟,去外地上大学,过早融入成人世界容易走上歧路,沈如意早让他们跳级了。

仨孩子的功课都归顾承礼,他们什么水平顾承礼比沈如意清楚,闻言道,“我明天就打报告,时间定下来你再请假?”

沈如意点头,“我现在的假好请。咱们这个大院里都忙着走亲戚,联系朋友,没多少人去看病。”主要是没心情,唯恐去医院输个液就错过了亲戚们的电话,或者口信。

“那你还回村不?”

沈如意刚一穿过来,就想弄死钱绿柳和顾绒花。可杀人是犯法的,那时她的身份又敏感,还急着离开农村,所以没敢动钱绿柳和顾绒花。

如今政府已给她正名,她也很清楚顾承礼的态度,她因此没了顾虑,回头碰到那母女二人,沈如意觉得她多半忍不住。

钱绿柳快七十了,沈如意敢碰她一指头,她就敢讹上沈如意。沈如意不想被屎黏上,犹豫片刻,“我就不回去了。你过去也别耽搁太久,给爹还有祖父他们修修坟就赶紧回来。对了,顾绒花要问你沈家老宅在哪儿,你千万不能说。”

顾承礼:“我不说她们也能打听到。”

“这个我有办法。”

四月底,顾承礼和沈如意带着孩子们抵达海城,甫一下公交便发现海城跟以往很不同。以前跟现在的人一样穿着灰裤子,劳动蓝色褂子,但那时人们脸上要么不安,要么痛苦,要么麻木,要么严肃,要么狠厉。此时大多数人都洋溢着笑脸,和对美好明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