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页

李好人还是那副萎靡不振的样子,但现在他和他的川军弟兄们,在那些军官们的眼里却已经完全变了样子……

……

“李师长,现在第三战区急需要人,你们来得正是时候啊。”

等升旗仪式结束,郑永一边吩咐安顿好27师的川军弟兄,一边和李好人聊了几句。

“是的,这点开赴之前上峰已经和我们说过了。”李好人认真地说道:“郑司令长官威名远震,屡创日军,使倭寇丧胆,国人振奋,实司令为军人楷模,国家栋梁。

前次常苏之战,重创日人十六师团并国崎支队,是为抗战以来我军最大胜利,然为取得这样的胜利第三战区官兵前赴后继,伤亡极大,军人皆知。

上峰已经下令,优先补充第三战区,我27师和36师是第一批抵达的,完全听从司令调遣。我川军虽然装备不行,但早已抱定决死之心!”

“川人英勇!川军可用!!川心壮烈!!!”

郑永连着赞叹了几句:“不光是你们这些当兵的,还有那些在大后方的川人,听说他们的负担也很重啊。”

“是的。”李好人沉默了下,说道:“我出川之前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田赋管理处长行经南潼道上的时候,在一处茅草房前歇脚休憩,问一个老农:‘今年收成和生活情形咋样?’

老农回答他说‘老天爷不作美,我们经常以苕藤菜叶和杂粮充饥。’

那位处长又问:‘粮食不够,还给国家纳粮吗?’

老农继续回答这位处长:‘我应缴的粮食都缴了,左邻右舍都是这样的!’

‘你们自己都填不饱肚子,还有啥余粮缴公呢?’

老农慨然说道:‘军队去前方打仗,没粮食就吃不饱,就是有条命也不能拼啊……只要能打胜仗,赶走倭寇,能过太平日子,我们老百姓暂时吃苕藤树叶,也有想头,比起日本人来抢我们好多了!’”

边上的军官静静听着,一声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