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咔咔’的作响,殿堂的大门被推开,一群穿着兽皮的人大摇大摆地步入,他们径直走向西面的吊篮处,十分嚣张地停顿下来抬头看向吊在半空的阁楼。
郅支耶向护卫一个点头,“你们站这里!”,自己踏上了吊篮,他的背后的势力让他绝对有资格占有一个阁楼。
殿堂之内不允许携带兵器,腰粗肉横的匈奴侍卫抱手像钉子一般立着,志得意满地瞪向那些看过来的人,“嘿嘿嘿”直乐。
类似于齿轮的响声‘咔哒——咔哒——’响了起来,殿内的人瞪大眼睛看着郅支耶缓缓地升高,他们左瞧右瞧根本不知道那个吊篮是怎么被拉上去,因为迷惑而露出了惊骇的表情。
人们还没来得及赞叹什么,一队身着华服的人走了进来,领前的人穿着十分讲究,衣裳之上绣着各种图案看去实在是太华丽了,领口、双肩、手臂之上镶佩玉器,那随着迈步时摆动的长袖挂着铃铛,以致走起路来叮咛当啷作响,想忽视都忽视不了。
萧夫子在旁边唱礼,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嫉妒和愤恨。他为什么愤恨?因为卫氏朝鲜领前的人穿戴的衣服叫冕服!
冕服之制,传说殷商时期已有,至周定制规范、完善,自汉代以来历代沿袭,源远流长,虽冕服的种类、使用的范围、章纹的分布等等屡有更定、演变,各朝不一,情况较为繁复,但冕服制度一直沿用到明,至清朝建立,废除汉族衣冠,冕服制度在中国亦随之终结,但冕服上特有的‘章纹’自清乾隆时期起仍饰于皇帝礼服、吉服等服饰上,民国三年定制的‘祭祀冠服’亦将‘章纹’施于上衣圆补,作为区分等级的标志。
当然,以上都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是:历史上除中国外,冕服在东亚地区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亦曾做为国君、储君等人的最高等级礼服。
而萧夫子当然是清楚那些制度,见一个外国人在自己地盘上显摆自然十分不爽。
卫氏朝鲜领前的人正是卫吉,他是卫氏朝鲜国王的叔叔,按照卫氏朝鲜的习俗,王族得到允许也可以穿戴冕服。此时他的脸色似乎有点忧郁,走起路来脚步有些虚,但也正是因为这样,配合着华丽的衣裳看去竟是显出一种懒散的……优雅。
萧夫子习惯性地要甩袖表示不屑,一甩出去因为没有长袖成了挥舞拳头,看得坐在阁楼之上的郅支耶诡异的笑了笑。
郅支耶刚刚正研究完屁股下面的四脚椅,他见到卫氏朝鲜的使节进场站起来远远地向卫吉摇了摇手打招呼,这个举动让卫吉一脸铁青。
——这里面透着一丝古怪!
刘陵一帮淮南的使节到来之后,那一丝的古怪更加明显。
匈奴的郅支耶、卫氏朝鲜的卫吉、淮南的刘陵——他们三人‘暧昧’地互相扫视偶尔做出一些古怪的动作或是表情。
这三个人背后的势力是最希望看见林斌与汉国誓不两立的一帮人,他们在得知汉国使节团被驱逐后做出了不尽相同的举动,那便是竭尽所能的想要进行截杀。事实上他们也已经在半路上成功地袭击了汉国使节团,三方一次互不相约的袭击竟是达到了完美的结果,不但杀死了汉国的两名副使,匈奴甚至抓到了被遣送的刘婧,这也就是陈米要去禀告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