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古丽哈背着行李,把占凉怀里的小背包也正面背着,时不时抱一段占凉,等占凉休息好了再放她下来走,她倒也不敢一直抱着占凉,在这么冷的天动都不动会把孩子冻坏的,还不如让占凉努力走一会儿再抱一会儿。

叫什么占凉啊,自己就应该改名成占热!

占凉边冻边走没多久反倒身上带了点热度,被古丽哈叮嘱身上不能出汗,要是快出汗就和她说,抱起来缓一缓再继续走,否则冷风一吹就会感冒。

把古丽哈当小姐姐看的占凉不好意思被抱着走,但穿的衣服实在太厚,只能妥协走一段被抱一段,不过这也让她开始观察接下来要生活的地方。

古丽哈说家在村子里,但这个村和占凉概念里的村完全不同,新疆地广人稀,有些村的面积不亚于普通的县,就是住户太少,每家的院子都很宽敞,从国道转下来的公路也可以让两辆货车并行,尽显“地多就往大里建”的气质。

而且,占凉目前还没有看到农田,从修在国道旁的村口下来,就一直努力的在跋涉住宅区。

在火车上的时候,古丽哈已经和占凉介绍过他们的村子,全名的音译应该是坎可托克提尔莫墩坎村,听得占凉当场就愣住了,然后记住了村子的简称,坎坎村。

听着和卖萌一样,但坎坎村发展的很好,一是在国道旁边,离奎屯、沙湾和石河子都不太远,二是坎坎村的对面有一个团场。

新疆有两套行政系统,地方和兵团,来自五湖四海的入疆部队打散成兵团,就近驻扎在当地的行政单位旁边,互帮互助友好生存。

坎坎村对面的是第六师八十团,本地人称为八零团,和坎坎村只隔一条国道相望,其实上可以看成同一个行政单位,毕竟学校、医院、车站这些基础设施都是共用的,本地居民的生活也没有被行政单位不同影响。

占凉对这些行政分级一头雾水,但看着路过的那些院墙和大门,就能判断出坎坎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错,有钱总比没钱好。

“到家了。”在占凉努力跋涉,低头踩出一个又一个雪窝窝印子的时候,古丽哈松了一口气,指着面前贴着春联的院子,拍了拍两个人身上的雪,拿着钥匙开门带占凉进去。

白雪皑皑,唯有家门是红色的。

第三章

占凉的童年记忆宛如2g网络,七零八落,刷新艰难,但是有一件事情,她记得很清楚。

那就是小学的音乐课上,穿着格子裙的女老师教他们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时候,小占凉像是突然被激怒了一样跑了出去,最后还是被班主任和数学老师一起找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