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这一茬还不要紧,一提到这个话题,就让朱大典更是想起了吴世恭的斑斑劣迹了。在朱大典的印象中,当年的吴世恭可不仅仅是杀良冒功,而且是用友军的首级冒领战功啦!所以朱大典立刻追问道:“吴汝宁是否敢于让人验证一二呢?”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朱大典还是给吴世恭留有一线的。在朱大典看来,吴世恭战功可能是有一些,就是没有他吹的那么夸张,所以只要吴世恭软了口气,朱大典也就不会再穷追猛打了。到底朱大典又没有和吴世恭有着深仇大恨,把吴世恭逼上绝路也不是他的本意。
可没想到吴世恭又回答道:“这有何不敢呢?晚生的儿郎连日征战,本来就万分劳累,在淮南大战中也有很大损伤,就想着早日回汝宁休整呢。现在正好有着巡抚大人肯为晚生收尾,那晚生正是求之不得呢。”
吴世恭的这个回答倒让官员们有些疑惑了。吴世恭不仅不怕旁人来验证,而且把收拾尸首的工作都交给了朱大典。要知道那些尸首上的首级可都是军功啊!难道这个吹牛大王没有吹牛啊?
不过那些官员的脑子也活络了起来。就算是吴世恭有些吹牛,可是看起来获得胜利也是毫无疑问的。就算是没有二万首级,可是只要有二千首级那就是辉煌的大胜,那对这些有罪责的官员们来说,那可是雪中送炭的大好事啊!所以他们看向吴世恭的目光都是和善了许多。
见到堂中的气氛有些不对,朱大典咳嗽了几声让官员们冷静。接着又对吴世恭说道:“淮南之事本抚自会派人去办。如果有吴汝宁之功,本抚也会如实上奏。不过方才殴打同僚之事,本抚也照样会上本弹劾。一切功过均由圣上来决断!”
“无所谓!”所有的官员又是没想到吴世恭会这么回答,“反正晚生已经是白身了,再弹劾最多也就是个白身。正好晚生打仗也打腻了,无官一身轻,还是回去苦读经义,争取来个金榜提名吧!到了那个时候,还要恳请巡抚大人这位老前辈多照拂晚生一二啊!”
吴世恭也不理睬鼻子都气歪了的朱大典,站起来向四周拱手圈了一圈,接着就转身向着堂外走去。走到门口的时候,吴世恭又回身说了一句:“提醒巡抚大人一句,那陕匪可是往泸州而去了。晚生也要带着儿郎早些赶回汝宁,为朝廷守住信阳这一线。还有,那些首级你九我一!晚生这就告辞啦!”
目送着吴世恭的离开,堂上是鸦鹊无声。直到吴世恭没了人影,堂中才响起了嘈杂的议论声。这位特立独行的,身份又千变万化的武官给那些官员们的印象太深刻了。
二月初一吴世恭带着唐六等人赶回颖州,与带着俘虏和缴获的周巡部汇合。接着先行一步带着亲兵队于二月初四日赶回了汝宁军大营。
也许因为此次是在家门口作战,所以吴世恭的家人们是分外激动,所有的夫人们看到了吴世恭都是哭着拉住他不肯放手。
尤其是吴呈瑛小朋友,一见到吴世恭以后立刻大哭着叫着“爹——!”,向着吴世恭就是飞扑了过来。
吴世恭的心中是十分感动,别人家都是久别似新婚,自家却是久别父子情深。所以他就心情激荡地把吴呈瑛抱了起来,拍着他的后背不断地安慰他。
没想到晚上在李馨房中安歇的时候,李馨却告诉了吴世恭缘由。原来李馨见到吴呈瑛已经长大,就为他请了一个本地大儒来府中为吴呈瑛开蒙。那位大儒教学相当严厉,所以吴呈瑛早就是满肚子委屈了,他又得不到母亲的支持,就等着吴世恭的归来寻求安慰呢。
到了最后李馨还埋怨吴世恭道:“别人家都是父严母慈的,可我们家却倒了过来。夫君一直在孩子们面前滥做好人,妾身也只能够对瑛儿严厉一些啦!”
对此指责,吴世恭也是无言以对,只能够身体力行对吴呈瑛的母亲安慰了一番。结束以后,吴世恭忍不住在心中暗骂自己的儿子:“这个臭小子!竟然想做逃学威龙?看我明天怎么收拾他?让他也尝一尝严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