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吴世恭之所以提出这么优厚的条件,除了也有千金马骨的考虑以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汝宁军可以从中获取相当大的利益。
对于现在的汝宁军来说,前后收拢了超过三十万名的流民家奴,虽然也开设了很多屯田庄子和工坊,可是还是有许多劳力无法安置。
尤其是那些单身女子或者孤儿寡母家庭,她们的生活都比较艰难。这次马守信的织布工坊开设以后,就至少可以解决五百名这样的女劳力的吃饭问题。甩掉了这些包袱,对于汝宁军紧张的财政也多少是种缓解。
而汝宁军原先所有的织布工坊和被服工坊因为原料采购的价格高,技术太差而最多生产出来一些土布,除了汝宁军自用以外,在外面的销售价格和数量都是不高。
因此,每年织布工坊和被服工坊都处在一种微亏的状态中。可是为了维持这两家工坊内女工的生计,汝宁军每年还不得不拿出一大笔银子来补贴。所以到了现在,还没有人来购买这两家工坊的股份。
虽然这次吴世恭送给马家两成的股份,但如果马家能够让这两家工坊起死回生,汝宁军即可以丢下了这两个大包袱,又能够盘活这块财产,这种好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一万匹白布的包销,每年汝宁军自用也需要这个数目。再加上四海商行在河南各分号的销售,多卖掉一、二万匹布匹也是毫无压力的。这也为四海商行增加了一条新财源。
更让人振奋的是,吴世恭为常猛的济民垦荒商行寻找到了一条出路。那就是在新开拓的垦荒庄子内,除了保留一些口粮田外,其余的都耕种棉花。
没有了粮食的诱惑,那些流匪的威胁也将少了很多。再加上棉花到底是经济作物,田亩所得肯定比纯粹种粮来的高。无非就是麻烦一些,要卖掉棉花买进粮食,可是有了织布工坊的收购棉花,那问题也就解决大半了。至于买粮,可以再通过唐六到湖广买嘛!
而吴世恭付出一些什么呢?一块种不了粮的河边地,一群闲的发慌的家奴出力建造工坊房屋,再加上几百两四海钱庄的利息。支出也是忽略不计的。
这也是一个双赢的合作。可是吴世恭和马守信都没想到,这个织布工坊的开设,为汝宁的发展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第424章 影响深远
当马守信回到松江府的家把事情禀告给自己的父亲以后,说实话马墉就有些不乐意。倒也不是埋怨马守信的自做主张,马家也拿得出百架现在闲置的织机,就算出银子去购买新织机,对于马家来说也不是一笔很大的财产,最多到时候分给马守信的家产少一些罢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汝宁处在动乱地区,马墉害怕自己的二儿子有什么生命危险。
可是当马守信信誓旦旦地保证了汝宁军可以保障自己的安全以后,马守信又想到了完全可以安排一位家中的管事到汝宁管理这个织布工坊,所以最后马墉也勉强同意了。
至少自己的儿子想闯一番事业,做为父亲也总该支持吧。至于那些结交南京城官宦勋贵子弟的事,反正马墉又不仅仅只有两个儿子。
但是织布工坊建立以后,布匹却立刻是供不应求。河南虽然乱,但是总的消费能力并不低,衣食住行等行业又是每一位百姓的基本需求,只是由于乱局造成的运输不便,使得以前的布匹价格居高不下,遏制住了百姓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