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过午饭后,吴世恭就带着全家回到了阳武侯府。刚一进门,就得知陶辛的告身已经拿到了。看起来明朝有时候也是很讲究效率的啊。
吴世恭也支撑不住了,在向薛濂和张夫人请安以后,立刻是睡午觉,睡了个昏天黑地。直到晚饭前,薛雨霏才派人把吴世恭给叫了起来。
薛雨霏派的人就是薛呈麟。见到了久未见面的父亲,薛呈麟一开始还有些拘谨,不过男孩毕竟胆大,没一会儿他就爬到床上,捏捏吴世恭的鼻子,吹吹吴世恭的耳朵胡闹了起来。
被吵醒的吴世恭立刻抓住了薛呈麟挠起了他的痒痒,父子俩闹了好一会儿才收拾好一起去用晚饭。
晚饭时,让吴世恭感觉到久违的一家温馨,只是张夫人一直癫怪吴世恭不注意保重自己,因为他的身子晒得太黑了。并且张夫人还要求薛濂想办法,要早日把吴世恭调回京城里来。
用完饭以后,薛濂就把吴世恭叫进了自己的书房。一进门,他就问道:“世恭你是怎么想的,愿不愿意回京城啊?”
吴世恭知道岳父薛濂肯定会问自己这个问题,所以说出了早就准备好了的答案:“侯爷,您精通军略,难道还看不出危局吗?难道还认为京城是固若金汤的吗?”
听到了吴世恭的危言耸听,薛濂立刻皱起了眉头问道:“怎么说?”
“这些年都两次了。一次是鞑子,另一次是陕匪,都在围着京城打转了呢。而且据小婿的看法,这还没完。将来他们会一次比一次近,京城也将一次比一次危险的。”
薛濂还是有些不以为然,说道:“英宗那会儿也先也打到过京城,嘉庆那次也是,还不都是转危为安。现如今陕匪已被包围,鞑子又是大战以后在休养生息,京城在这几年内反而是比较太平的。反而是你的汝宁有些危险,只要陕匪一渡过黄河,你就要首当其冲。”
不要说,薛濂也确实有着军事眼光,一眼就看出了关键。
“侯爷,您真的是不知道啊!就说我们河南,除了小婿的汝宁军驻扎的地盘,有着汝宁军弹压没乱起来,小婿听说在其他的地方,除了城池的周围,道路上已经是绝了行人,到处是盗贼横行。可那又是什么盗贼啊?都是些快要饿死的百姓啊!”
“侯爷可能还记得,小婿刚到归德的时候,遇上的圣灵会造反。那也就是遇上了一年的旱灾啊!可是到了今天,河南已经连续四年大旱了。所以陕匪根本不怕官军来剿。剿灭了十万,他只要一挥手,又聚起了二十万。如果没有救济,根本不可能完全剿灭陕匪。”
“哦?”薛濂有些疑惑地问道,“真的是如你所说?”
“小婿蒙骗别人,也不敢蒙骗侯爷啊!再说,小婿的汝宁军就处在这个环境中,说的再夸张也没有什么好处嘛!这已经是我们河南了,是中原富饶之地了,那陕西遍是黄土,山西是表里山河,那灾情肯定是更为严重,那陕匪的势力也将会越来越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