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页

而温体仁可不一样。对于是剿是抚,其实他根本就无所谓。当然为了站在首辅周延儒的对立面,温体仁也就选择了主战。

而现在由于刘宇烈的弄虚作假,温体仁只要让崇祯皇帝感觉到,周延儒在一直蒙骗着崇祯皇帝就足够了。当然也因为温体仁已经成为了主战派的首领,他当然不能够在崇祯皇帝面前流露出出尔反尔的形象。所以,温体仁还是坚持着主战的主张。

不过刘宇烈确实手脚很干净。当他看到了有漏洞,一等点验的官员离开,他就以防止疫病传播的理由,立刻焚毁了所有的首级,做到了死无对证。

但是崇祯皇帝是一位眼睛里揉不进沙子的人。他已经准备着替换刘宇烈,并且要派出锦衣卫缇骑去抓捕以吴世恭为首的,那五位弄虚作假,残害友军残躯的武官了。

看到这里,我们就发现了一件很滑稽的事。这件有利于主抚派的事件,却能够帮助主战派的上台。

而见到了形势不妙,周延儒这些主抚派官员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依旧进行着垂死挣扎。而就在这时候,又来了一个神转折,主抚派官员回光返照啦!从辽东传来了最新战报:在吃完了所有的民夫以后,祖大寿带着一万多名明军向后金投降。大凌河城陷落了。

其实这件事对于主战派倒也不是一个坏消息,因为这说明明军终于可以从辽东战场抽出兵力,来围剿孔有德的叛军了。但是问题也不是这么看的。

辽东的这次大败,使得明朝朝廷迫不及待地需要一块遮羞布。而“莱州大捷”,也被朝廷捏着鼻子认了下来。

因此,刘宇烈的总督职位就暂时保住了。而抓捕吴世恭等五位武官的圣旨,也被紧急叫停。可这时候,在明军前军中悠哉优哉的吴世恭,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在诏狱的边缘转了一个圈呢。但是,这次吴世恭这个大名,又被崇祯皇帝牢牢地记住啦!当然,是最恶劣的简在帝心。

而更为重要的是,崇祯皇帝在宫中对周延儒的抱怨和更换首辅的想法,已经通过曹化淳的嘴传递到了温体仁的耳中。

于是温体仁就决定不再节外生枝了。所以他放缓了对周延儒的攻击。再说,登莱叛乱这个烂摊子,还是由周延儒自己去擦屁股吧。温体仁并没有义务为周延儒扫清首尾,温体仁也不是一定要剿灭孔有德的叛军。

而周延儒却抱着一种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完成百分之一的希望的想法,要尽量漂亮地完成对孔有德叛军的招抚,还是在幻想着要保住自己的首辅地位。

这些原因一结合,主抚派又在朝堂上占据了上风。

看到这里,我们又发现了一件很滑稽的事。这件有利于主战派的事件,却能够帮助主抚派的苟延残喘。

这真是令我们感叹啊!政治这玩意,还真的不是我们正常人该玩的啊!

而这时候,主导大凌河城战役的孙承宗,向崇祯皇帝提交了辞呈。晚节不保的他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高阳再也没有复出。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