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其实那个亲兵还没有赶到吴世恭这里,吴世恭已经遇上了巴都礼率领的三个牛录的后金军了。

在那个探子禀告给秦良玉以前,当那个探子路过吴世恭阻击的军队时,已经把后金军有七百多骑援军赶来的消息,告诉给了吴世恭。吴世恭就立刻让坐在地上休息的兵丁都站起来,排好了阵形,准备着战斗。

所有的兵丁都十分的紧张。不过因为他们就是在原地列阵,所以队列倒排的是十分的整齐。很快的,由远至近,巴都礼的援军已经到了,他们也在吴世恭阵形前面三、四百步的地方停住了马。双方就这么对峙了起来。

巴都礼一下子立到了马鞍上,做出了个杂技动作。他用手遮挡在眉毛上面,眯起眼睛仔细地观察吴世恭军队的阵形。看着看着,巴都礼就觉得很棘手。吴世恭军队排列得很整齐,而且在阵形前面还拦有一道木栅栏。

巴都礼久经沙场,知道在军队中,没有什么花花架子,前面的明军既然能够把队列排的这么整齐,那平时的训练水平也肯定很高,战斗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巴都礼并没有可能绕过面前的明军,直接袭击滦州城下的攻城明军。因为如果他这么做的话,不说这里的地势并不开阔,巴都礼没有足够的空间来绕过面前的明军。

就说巴都礼可以带着后金军绕过去吧,当巴都礼率领着援军和滦州城内的后金军前后夹击秦良玉的军队时,吴世恭的军队也会反身夹击巴都礼的这支援军。

到了那个时候,无非就是一场混战。无论战局如何,都是个两败俱伤的结果。后金军的损失肯定小不了,而镶蓝旗的旗丁也会有很大的伤亡。因为巴都礼率领的这支援军,都是由镶蓝旗的旗丁所组成的。

更为重要的是,贝勒爷阿敏之所以派出了巴都礼的援军,主要的目的就是:当滦州城保不住的时候,让巴都礼接应滦州城内后金军撤退的。也是掩护阿敏带着抢掠的财物和人口,从永平城撤退的。也就是说,主要目的就是保存镶蓝旗的实力的。因此,绕过面前的明军的做法,并不符合巴都礼这支援军的作战目的。

而吴世恭这时候并不知道巴都礼的想法,他的心中也十分紧张。吴世恭已经得到了秦良玉派出来的亲兵的传令,知道了秦良玉要他把面前这支后金军拖到晚上。所以,现在的吴世恭是特别害怕面前的这支后金军绕过自己的军队。

可是让吴世恭奇怪的是,面前的这支后金军到来之后,却没有任何举动,就这么一直和自己对峙着。吴世恭的心中就盼望着:“双方就这么一直对峙下去吧。”

第174章 死亡冲撞(上)

吴世恭和巴都礼因为互有顾忌,双方正在对峙的时候,忽然间,滦州城方向传来一阵巨响。这是火炮轰鸣的声音。

这火炮声正是炮队在试炮。从书墨这里得知:火炮要射击城墙顶部以后,炮队队长梁辉立刻就安排起来。梁辉决定亲自操作一门三磅的火炮,而另一门三磅的火炮也由炮队中射击技术最好的炮手操作。

而这次射击对火炮的射击精度要求很高。火炮的炮弹要正好射击到城墙顶部的城垛口这里。用炮弹打碎城垛口这里的砖石,使得砖石飞溅造成后金军的伤亡。

炮弹打的太高,炮弹就飞进了滦州城;炮弹打的太低,就打到了厚厚的城墙,这射击效果都不怎么好。而且,在两门火炮炮弹的弹着点之间,还要留下一个空档,可以让冲车通过。所以对射击的要求是特别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