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到千户所堡垒外面,向这些乱民宣布吴世恭决定的人回来了。他向吴世恭报告道:“大人,绝大多数的人都愿意成为您的家奴。粗粗统计了一下,共有四千六百多人。不过,其中只有八、九百名青壮,其他都是些老弱妇孺。”
第二天一大早,吴世恭安排好了五十名骑兵去送李禄以后,就带着一百名骑兵赶到县城,集合了齐县令和他的随从,一同赶往归德府城。
没走了一会儿,齐县令就把吴世恭叫进了他坐的那辆马车里。齐县令已经和吴世恭打过了多次的交道,所以就根本不和吴世恭说什么空话套话。
齐县令开门进山地和吴世恭说道:齐县令他们已经粗粗地估算了一下,这次参加圣灵会乱民造反的本县乱民的土地,在一万五千亩左右。所以,可以交给吴世恭的公田也有七千亩以上。
齐县令就给了吴世恭两个选择:一个就是吴世恭用市价,也就是三千两银子把官仓中的粮食和县衙中的药材给买下来。齐县令也不再公田的事情上作梗了。
另一个选择就是,吴世恭如果再给齐县令七千两银子的话,齐县令索性把这些公田转到吴世恭的名下,成为吴世恭的私田。
对比一下前文知道的,明朝每亩田十五两到二十两银子的价格,齐县令这个开价,几乎是白送给吴世恭这些田地。
但是,这样的做法对齐县令并不吃亏。首先是因为吴世恭这次的功劳很大,所以根本就赖不掉吴世恭的这些公田了。
而发卖这些公田的银子,虽然齐县令可以得到些孝敬,可是,发卖所得到的绝大多数银子,是要上缴的,齐县令本人并不能够得到。
而如果吴世恭肯化这七千两的话,齐县令本人所得非但不会少,反而可以增加一些。当然,这七千两银子中,齐县令最多得到三千两左右,其它的那些银子也要分给上下左右的。
吴世恭是立刻选择了齐县令的第二个选择,连和齐县令讨价还价的事都没有做。不要说这些土地的价格,几乎是白送。光是现在,吴世恭就可以安排一些家奴去耕种这些土地,解决一部分家奴的就业问题。
还有一个好处:那土地都归吴世恭私人所有了,那以后也没有什么麻烦事了。如若不然的话,毕竟那些土地是公田,在名义上,这些公田的产出,应该是归县令支配的。万一县令来了个妖蛾子,那吴世恭还不是傻了眼呢。
至于买这些土地所化的那些银子,吴世恭是这么想的:虽然现在自己过得有些紧巴巴,但是为了一劳永逸,吴世恭还是准备满足齐县令的要求。
第122章 越想越美
见吴世恭都满足了自己的要求,齐县令是彻底地放松了下来。齐县令自我估计:这次自己的调任,有了守住县城的功劳以后,那升迁的希望是很大的。现在又有了吴世恭给他的银子,到时候只要活动到位,那活动到一个好的位置是十分有可能的。
齐县令虽然在以前,和吴世恭也有一些摩擦和争吵,但是由于毕竟刚刚同舟共济过一番,再加上现在和吴世恭又合作愉快。所以这时候,俩人就在马车上其乐融融地闲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