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不可避免,只是王上爱民,自会体恤百姓。”
林知非看着自家女郎言辞间都是对卫恒的欣赏和喜爱,实在像是那有了心上人后,胳膊肘不断往外拐的女郎。
心里酸酸的,林知非脱口而出道:“阿璇,你可还记得你是个姑娘家?”
他真怕自家女儿同王上日久生.情。
林璇怔了怔,然后笑了起来:“父亲,这么多年了,我已位列九卿之一,我是不是姑娘家,这不重要了吧?”
就是是现在,她对着别人说自己是女的,恐怕别人只也以为她在开玩笑。
眼看林知非神色愧疚,林璇立即道:“如今的情况女儿十分满意,出入朝堂,可为百姓做一些小事,看着卫国越变越好,女儿心中十分快活。若是重新做回困于内宅的女郎,女儿只怕要不适应。”
林知非看着神采耀目的林璇,只消想一想原本能大放异彩的女儿,最后却埋没与内宅之中,心中便生出无限婉叹。
这或许是顺应天意的选择吧,他家的女郎就应该这般耀目且璀璨的活着。
*
卫国战事消停了下来。
卫恒实施了轻徭薄赋的政策,又鼓励百姓耕织,他任命了许多羽人,召回各郡有些经验的老农,教他们如何制作曲辕犁和高转筒车。
曲辕犁需要铁来制作,钛矿为国家所有,寻常百姓并不好得到,卫恒便用国库拨下资金,令威盟军的人带着铁矿去各郡监督曲辕犁与高转筒车的制造。
威盟军护送银钱,他们是卫恒和林璇的死忠,又是原尧城郡的郡兵,所以他们知道王上此举都是为了卫国着想,若是有人不长眼的敢阻挠,便是那世家大族,他们也是不惧。
在各种铁血手段治理之下,卫国进入了火热的春.耕时节。
一批批粟米种植进了水田,大豆蔬菜水果栽种在旱地,当夏日的风吹来之时,各种作物绽开了生机,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庄稼农人,每每经过自家田里看着开始进入灌浆期的粟米,纷纷露出了笑颜。
这粟米涨势势头很好,心中估算交完税后,自己所剩的粟米量,这些农人便越发有干劲了。
一切都开始平稳下来,眼见卫国日日恢复生息,本来因前太尉杨浩之死而对卫恒心怀恨意的吕谅,也对他少见的缓和了脸色。
今晨早朝之时,吕谅一派的官员面上便有了喜色,只因郑都的使团即将到达卫国。
每年五六月,便有从郑都来的使官去到卫国、赵国、燕国清点三国上贡给郑天子的赋税。每到此时,三王纵然心中十分不愿,但碍于祖宗家法还是不得不把赋税交予使官。
今年恰好特殊,今年恰逢郑天子五十寿宴,需三位诸侯王一同至郑都觐见。而卫恒又初登基为王,于情于理更要去拜见郑天子,以及见见别国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