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宋文通扮做一个沙陀降将的亲兵,跟着他们押着两百战俘到达雁门关下之时,关上这时才发现有人到来。他们根本没有派出哨探,全无防备。
两百个沙陀骑兵,带着一千名辅兵,押送着两百名被程将军北进路上击溃的秦军探马俘虏到来,关上的留守校尉只是粗粗的探头观看了两眼,然后和打头的那个降将说了几句问候话,便立即下令以打开城门了。
宋文通骑在马上,右手就放在那个降将的背后,手里一把短刀抵在那里。听着雁门关的吊桥和城门嘎吱嘎吱声中落下打开,那个降将僵硬的身体都不由的轻松了许多,宋文通也长呼一口气。
成功了,事情顺利的超乎想象,天下九寨第一关就这样在他面前解除了防备!
控制着心中的激动,宋文通不动声色的推了那降将一下,然后策马跟随在他后面缓缓的进入雁门关城!
第882章 王冠易主
唐广明元年的夏天格外的炎热,河东雁门关内大多地方都是持续高温。尤其是河东的咽喉雁门,偶尔的一场阵雨,却丝毫不能降低半点炙热的高温。整个雁门镇,在这炎热下炙烤的无精打彩,黯然萧索。
在雁门关后,代州的州城雁门城中,李克用的叔父,李克修之父李德林正病卧床榻之上。病魔已经折磨了他太久,昏昏沉沉间,他听到外面沉闷的雷声,越发感觉身子轻飘飘的,仿佛自己就要随着这阵雷声升入天际。
李德林和李国昌是亲兄弟,早年间也是沙陀中的悍将,少年勇武,多次随父南征北战。只是在十几年前的一次战斗中,他就身受重伤,从此缠绵病榻,许多沙陀族的年青一辈,甚至都不记得族中曾经有过这么一份勇猛无比的长辈。他已经十余年没有从病榻上起来过了,他病倒时,正是沙陀族如日中天,最顶峰的时候。他病倒床上这些年,眼看着沙陀族在他兄弟和侄子的带领下,走向了一条岔道,且行且误。病卧之际,他一直牵挂着两宗麻烦事,第一是大哥死后,沙陀由侄子克用率领,克用是个勇猛的将军,元帅,可惜绝不会是一个好的族长。他太过锋利,刚过易折。沙陀在他的带领下,只会迷途难返。第二个是此刻非太平时节,胡人和秦军已经在代北沙陀人的地盘上大打出手,偏偏克用却在河中无法返回。听说胡人已经占据上风,但最终的结果谁又知道呢?
这场可怕的战争说来还是因为克用不顾部下反对,一年内两次大举出兵河北导致,可以说,正是这几场战争,打光了沙陀人的元气,诸沙陀大将纷纷殒落,甚至还在沙陀族中爆发了可怕的内讧分裂。古往今来,许多部族都能虽败不亡,如沙陀族曾经一度面对过比如今更艰难的情况,可他们都撑过来了。怕的就是内讧分裂,许多强大的部族甚至王朝,都是亡于内而非外。
李德林躺在病榻上充满忧心的时候,雁门城外的百姓还在地里山间忙碌,七月是最炎热的一个月,也是孟秋,又称鬼月。这也是一年里存粮最少的一个月,一般情况下,七月是战争最少的月份。可今年,却是一个战事不断的年月。一年里,已经数次大战,几次征召青壮,数次加征粮食赋税,百姓们家里早已经断了粮,为了活命,剩下在家的妇孺老弱只好每天出外,寻找着野菜。城郊村庄附近的野菜都早采光了,现在大家每天都得走到更远的地方去,才能采到勉强糊口的野菜。
突然,几个骑着高头大马的人奔驰而过,打破了田间的那份安静的气氛。
大多数老百姓都没在意,来来往往的军队实在是见过太多了。但有几位老人的脸上却露出了不安,还有几个残疾的汉子却露出有些激动的神色,他们分明看见这些骑着马的人都穿着闪亮的胸甲,以及赤红的披风,参加过战争的残疾农夫们知道,这是标准的秦军装束。
紧接着,雁门城就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先是城门晚开早闭盘查严密,接着城楼上驻防的黑鸦兵成倍增加,他们的神色都严肃凝重。街头巷尾都在传言,秦军攻占了雁门关,马上就要打到这里来了。
第二天午后,雁门城上驻防的士兵发现远处一望无垠的平原上隐约出现了许多小黑点,不多时一片骑兵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士兵立即向守城将官禀报了这一情况。当守城的将官匆匆登上城楼时,眼前的情形顿时将他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