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页

晚唐[校对版] 木子蓝色 1369 字 2022-11-12

可李璟却把这些胥吏纳入统一官制,甚至薪俸这些也纳入了官府财政支出之中,更加让他惊讶的还是李璟把清浊流的界线打开,明文指出办事员办事优势,最后有机会升任公务员,而公务员办事优势,最后也有机会成为流外官员,流外官员做事优秀,也有机会升入流内官。

千百年古所未有之事。

本来李汭还想看李璟笑话,毕竟自古以来胥吏阶层被称为浊流,那是有很大的原因的。可以说,地方吏治腐败,是数朝以来都无法真正解决的事情。

可结果却让他更震惊,这几年来,李璟的治下各州县,官吏大抵清明,百姓安民乐业。

那个摊丁入亩的纳粮制度实行之后,农民的赋税减轻,兼并放缓。

在对工商业的大力支持后,城镇工商发达,文化更加繁荣昌盛。

乾符五年至乾符六年,不仅幕府仓库丰裕,便是各地州县府库,还有义仓,亦皆丰实。整个李璟治下,各州县中,粮食连续两年时间稳定在了每斤大米五文,斗米不过二十几文,石米也才六百文钱。其实如盐、油、布这几样最重要的民生物品,价格都稳定在一个很便宜的数字。

而这个时候的大唐其它各地,米价每斗至少五六百文,是登州米价的二三十倍。

普通农民如今纳粮之少,更让他震憾。原来在几年前,一个普通百姓每年的两税钱在四千钱至六百钱之间,这还另外要交纳一些地方的加征钱。可现在,百姓一亩地的田赋和丁役钱加一起,一亩才交十文钱,户钱废除,加征废除,一户百亩田地,也才总共纳一千钱。最关健的是,纳了这一千钱,从此还不用征瑶役,纳的钱里已经包括了这笔代役的钱。

原本在李汭看来,这样的税制改革虽好,可藩镇钱粮哪来?

但事实上,李璟这几年越来越富,百姓同样越过日子越好,这事情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李璟的富裕程度,让李汭惊讶。

以登州来说,如今的登州城是原本的十倍,人口超过百万。登州港更是繁华无比,整个城几度扩建。如今登州内的官道,全都是青石铺成的平坦大马路,四轮马车全部可以顺利畅通。而且登州大搞工商建设之余,还有余力大兴水利,修葺道路,沟通河渠。

说登州路不拾遗绝没有错,甚至在登州找不到一个乞丐。

官府设有专门的机构收养弃婴孤儿,与无人照顾之老人。

登州的学校更是密集成群,几个学校区更是连绵成片。识文断字的孩童越来越多,甚至还有诸多专门的女校。甚至还有大量商行开设的技术学校,培训工人同时,也教导文化知识,并有专门的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