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长同志,我们的战术思想有些落后了……”马利诺夫斯基若有所思地道:“在过去,我们总是认为凭借着勇敢的精神,就能够确定战场上的胜利。我们习惯于集中优势兵力,以一往无前的牺牲来夺取胜利。我们也的确因此而成功了许多次……可是,这样的战术让我们失去了太多优秀的指挥员和优秀的士兵,到现在为止,许多集团军里都大量充斥着新兵,可是,十个新兵也无法抵得上一个老兵的作用……”
雅克列维奇沉默了下:“但是,在德国军队里一样有大量的新兵。”
马利诺夫斯基笑了一下,但笑容看起来有些苦涩:“是啊,德国军队里也一样有着大量的新兵,但是,在走上战场之前,他们都经过了最严格的训练,一直到他们的教官真正认为他们有了上战场的资本,才会把他们编入到前线部队中。而且,这些第一次走上战场的新兵,总有一些老兵在教他们如何在战场上存活下来……”
“存活?”雅克列维奇不是特别明白:“一心想着如何存活下来的士兵,他们不具备牺牲精神,我认为不是合格的士兵。”
“不,这是错误的看法……”马利诺夫斯基缓缓地道:“我曾经听说那个恩斯特·勃莱姆和他的部下们说过,在战场上要求活,而不是求死,当你真正懂得了这点,才会变成一名优秀的士兵……活下来,才能打死更多的敌人……”
雅克列维奇还是不太明白,在他看来,没有抱定必死决心上战场的士兵绝不是一个好士兵……
马利诺夫斯基知道自己无法和参谋长解释的更加详细了,因为他们从一进入军队的第一天开始便接受的是这样的思想。
可是,马利诺夫斯基自己却清楚,军队数量的多寡,和军队作战素质不是成正比的。
许多次的战斗,德军的人数都远远处在下风,这一点无论在法国、英国,或者是在俄国都是如此,但每次德军都能够轻而易举的取得胜利。
德国这个国家的人口并不是很多,军队也不是最多的,但他们却能够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并且不断取得胜利,靠的根本不是他们的人口。
可惜这一点,包括自己的参谋长在内也都无法明白。
在法国的时候,他仔细研究过德军的作战,他很想在苏联也建立起这样的一支队伍,但国内的环境却根本不允许他这么做。
真的是一件让人感到遗憾的事情……
“司令员同志,罗克拉夫同志阵亡了……”
“什么?”当听到这个令人震撼的消息,马利诺夫斯基和雅克列维奇一下呗惊呆了……老天,英勇善战的波茨卡·罗克拉夫同志居然牺牲了?
每一次的艰苦战斗,罗克拉夫同志总是指挥着他的部队承担起了最艰巨的任务,而他也从来都没有让他打上级失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