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将军随后收拢各部残军,鉴于连连大败之下士气低糜,不得不下令暂时撤军东归,如今阿克莫尔一路衔尾追击,不断袭扰;
而且阿克莫尔有意避开我军,专向各部残军发动攻击,各部残军本就伤亡惨重,此时更无一丝战意,一遇袭击立即崩溃,若不是种将军不停的驰援,各部恐怕已无一个人能够生还。”
杨逸紧紧咬着牙关,一再告诫自己,要相信种建中,一定要相信他,他不可能败得这么败,绝对不可能。
虽然杨逸心中也是阵阵的发凉,但不到最后一刻,他除了选择相信种建中,还能怎么样?
当初种建中将各部联军分为七路,各自并进,杨逸能理解他必定是想趁机削弱各部;
但现在,种建中似乎玩得太过火了,各部联军大败之下,难免会影响到宋军的士气,而这种建中选择在这个时候撤军,能保住两万宋军不崩溃已经是不错的了,如何还能保证士气不坠?
职方馆通过信鸽传信,能传回来的信息有限,只能知道个大概,对目前西域的详情难以全面了解,不排除种建中还有后手。
但杨逸凭着自己的战场经验估测,得出的结果很让人沮丧。
因为用兵作战关键是士气,没有士气,再好的装备也是笑话。
事情到了这一步,要保住士气已极为困难,士气低迷,种建中能把两万大宋安全撤回来,已经不错了,如何还能反击?
若是这场西征就此落幕,就给了哈桑叫板大宋的底气,还如何迫使他低头,还如何做到短期内结束西域战事?
不用想,很快杨逸就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成为百官攻击的对象,而且他还没法反驳半句,当初是他力挺种建中,是他一力主张在西域开战的。
现在西征的情况似乎已证明,他是错的,错了,就必须承担责任,谁也救不了他。
第542章 突然的自我
许将目光沉沉地望向杨逸,就此事而言,他和杨逸可谓是唇齿相依。
当初他也是一力主将让种建中西征的人之一,可以说没有他的支持,西征的决议极有可能无法通过,如果种建中战败,他同样要负上很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