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灵珠侧头看着他,苗家人没有那么多男女之嫌要避,姑娘们找对象通常是去歌圩里对山歌,有点自由恋爱的意思。
但总的来说她如今在杨逸面前老实多了,至少再不敢吹她八洞能把杨逸大军打败了。
两万个手雷把城下的越军炸得血肉横飞时,她也在城头观看,至今心有余悸。当然,感到惊惧的绝不止是她,当时杨逸故意让二十六部头人一齐上城观看,用意不言自明。
杨逸正要招包毅等将领议事,黄庭坚从二堂转了出来,杨逸接过他递上来的告捷文书仔细看了起来,黄庭坚文采斐然,写份捷报不在话下。
但杨逸看到歼敌数量这一条时,不禁笑道:“黄通判想来没写过捷报吧?这歼敌数量你要多报些才行,这算不上虚报战功,因为朝廷接报时,通常都会削减一些,你如实报上去,朝廷还是会认为你有虚报成份,一样会按惯例削减,我杨逸无所谓,但南征士卒到时恐怕会有所不满。”
隔行如隔山,黄庭坚以前从事的都是教育、修史方面的工作,还真不知道军方这些惯例,他望了杨逸一眼,感觉杨逸没有诳他后,才问道:“还望杨总管示下,这具体要报多少才合适,下官这就去修改。”
“就多报一万吧!”
“下官领命。”
其实虚报战功在每朝每代都是常事,有些边将歼敌五百,甚至敢报一万,正因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朝廷往往会根据边将的捷报削减一些数额。杨逸现在共计歼敌十万,多报一万,倒也说得过去,黄庭坚听后也没有再抵制,老实重写捷报去了。
随军以来,杨逸待他一直不错,黄庭坚细细琢磨,隐约猜到杨逸为何要将他招到军中了。
杨逸很快将包毅,程节等人一起召唤进来,现在有一个问题确实让人头疼,那就是粮草补给。
这场雨水连续下了几天,到现在还没有放晴,西江水位暴涨,水流湍急,广州的粮草至今没有运到。
杨逸给阮志顺的消息中,军中缺粮这一条并非虚假。在还没有给阮志顺设局之前,宾州的口粮已经是减半供给了。
现在补给问题解决不了,大军就无法向南推进,加上共计俘虏了六万多越军,也是要张口吃饭的,这些可是难得的人力资源,可不能让他们饿死了。
这事已经迫在眉睫,成了首要解决之事。
程节等人纷纷蹙眉思索对策,刘奉明先开口道:“总管,这次我军俘获了一千多头大象,这些大象除了可用于作战,听说交趾平时更常用于运输粮草,咱们何不也利用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