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小男孩哭得心都要碎了,“妈妈,我要去坐席,我们把长板凳拿过去就可以吃了呜呜呜……”
一边是哭得伤心欲绝的儿子,一边是议论纷纷的人群,李婶顿时进退两难。
“李婶,别撑着了,孩子想来坐就来坐吧!”
“是啊李婶,我看你家二狗想来得很,带不回去的,强扭着等会真摔坏了可就糟了。”
“老沈,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就让二狗进来玩玩可以吗?”
……
围观的村民实在看不下去,又都七嘴八舌的劝慰起她。
此情此景,不由得让李婶想起了那天晚上,她带头劝慰沈放的情形。
原来,被人指指点点,竟是这般滋味。
大家的语气听着好声好气,可那其中的揶揄却是藏不住的,她立在那里,脸似火烧心如冰寒。
就在李婶踌躇不前时,沈国瑞站了出来。
他淡淡道:“我从来没说过不许谁吃席,只要借了桌椅板凳,或多或少出过力的,我都欢迎。”
闻言,二狗忽然起身,扛着长凳就跑到了沈国瑞身边。
小男孩泪眼汪汪的说:“沈伯伯,二狗带了长板凳,二狗可以来吃席吗?”
沈国瑞直接看向了三儿子。
沈放微怔,这才明白,原来小妹和父亲还存了给自己出气的念头,他又是感动又是酸楚。
群众总是容易被煽动,李婶当初带头村民揶揄他的时候,恐怕也没想到,这些人有朝一日也会调转矛头对准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