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天,学员们动手,做出一桌完整的席面,既是结业考核,又是离别宴。
谭木匠送来了桌椅板凳和翻斗车。铁锅是林老三去保州买的。菜刀、案板、漏勺、蒸笼等小件炊具也没落下。
林悠然按照承诺,把这些东西送到她们面前。
学员们都惊呆了,她们原想着能学到手艺就好,根本没奢望林悠然真的会提供这些,一个个眼含泪光,感激涕零。
林悠然晃了晃手中的契约,笑道:“先别忙着谢我,只有在这上面签了字,东西才是你们的。”
没人犹豫,果断按了手印。林悠然的所作所为,早已让她们全然信赖。
就这样,一夜之间冒出五个“流水席小分队”,加上之前出现的几个山寨货,保塞县境内代办流水席的不下十家了。
各家菜单不完全一样,价钱也有高有低,当然手艺也不一而足。
正如林悠然预料的那般,寻常百姓办酒宴,还是倾向于选择价钱便宜的。河沿儿食肆接连十几天都没接到生意。
直到赵惟谨再次出手。
他找了几个县中有名望的老饕,把各家流水席尝了一遍,按照食材、口味、服务、价钱等各个方面排了个序,并郑重地写成一份《流水席遴选手札》,不仅在士族间传阅,还流传到乡下,被村民们热烈讨论。
其中,河沿儿食肆作为“鼻祖”,菜色永远是最新奇的,味道是最好的,当然,价钱也是最高的。用手札中的话说就是——
“选河沿儿食肆,选的不是实惠,而是品质;品味的不仅是美味,还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