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页

魏子易有些苦恼,黎夏见状接着说道:“子易,自打我自杀未遂,重新醒过来的时候,我就决定要抛弃过去的一切,这辈子只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外面有些什么流言蜚语我都不在乎,我在乎的只有我的家人、我的朋友能不能过好,子易,我希望你也如此。”

黎夏的想法只是现代世界多数年轻人的想法而已,但这个想法放在古代社会就显得非常出格了。

魏子易听着秦巧巧的理论,看着秦巧巧坚定的眼神,回想起刚刚她面对歹徒时临危不惧的模样,只觉得眼前这个女子除了容貌之外,和他记忆中巧巧的样子没有一丁点相似,完全就是另一个人。

他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本能的往后退了半步,保持一定距离之后重新看向秦巧巧。

看到那熟悉的脸庞看向孩子时,流露出自己熟悉的温柔时,又忍不住在心中嘲笑了自己一番。

巧巧经历了那么多苦难折磨,性格若是不变得坚毅些,又怎么能保护自己和家人。

这一切要怪就要怪他无用,无法给她一个避风港。

魏子易带着愧疚之意,道:“巧巧,对不起。”

原主的悲剧,错根本不在魏子易。

魏子易虽然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可出生贫困,在当下的局势里,这样的人若能工于心计心狠手辣的话尚有一丝出头的可能,但偏偏他生性正直善良,这就注定了他这辈子很难出头。

这是命,由不得人。

可话虽然如此,但黎夏却打算顺着魏子易的话往下说,她道:“子易,你若是真觉得对不起我,便来帮我做事吧,我现在需要你。”

听见这话,魏子易一直自责内疚的心反倒得到了一丝舒畅,他赶紧问道:“巧巧你说,只要是我能做到的,一定尽全力。”

“秦家想办一家私塾,你学问好又对小孩子又耐心,所以想请你来担任先生可以吗?”

人只有忙碌充实起来才会觉得生活有奔头,原主记忆中的魏子易并非像现在这般伤春悲秋,反而是个很温暖的人。

为了她的儿子,必须要让魏子易先振作起来,所以才临时有了创办私塾的想法。

魏子易听见黎夏这话,脸上露出些许喜色,激动道:“当然可以,巧巧,我一定会好好教书育人,绝不误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