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太子乖乖的点头,“儿臣明白。”
康熙皇帝还想就此再说什么,不过他听到自鸣钟发出的铛铛铛的声音,就先把下午要通知儿子的事儿给交代清楚,“今儿皇阿玛收到了关于在皇宫里头拉线通电灯电话的章程,图纸画的挺好。”
“皇阿玛已经吩咐了下去,让他们尽快的准备起来。后天就开始动工,把午门,太和门,早朝听政的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御花园,坤宁宫,神武门这一条线南北中轴线拉起来。”
“左侧的慈宁宫,慈仁宫,文华殿,养心殿;右侧的毓庆宫,武英殿,斋宫,奉先殿以及畅春园,承德山庄,小汤山温泉山庄,都同时进行。”
作者有话要说: 和亲们说一下,在民国时期,确实有父母溺死女儿的事儿,就因为女儿要追求婚姻自由。那还是江苏省的省议员,世家大族。
那个时期,因为袁世凯的复辟等等事儿的影响,女子解放的进程经历了好几次迂回波折。大家都知道的,写下人间四月天的大诗人和他原配合离的故事外,还有很多,比如我们敬仰的鲁迅先生,他比大诗人有节操,没有让老婆打胎离婚。
鲁迅先生按照父母的意思娶了老婆当亲人养,十多年没有圆房,一直到他遇到真爱许先生合离。
所以,文里面的大清国,既然要开启民智,这个民还包括女子们,那就当然也会这样的历程。三格格这一代的年轻人,注定要多多少少的经历这些事儿,或者是被影响。成为幸运的,迷茫的,经历时代转折的痛苦,在新旧思想里面挣扎,艰难蜕变的一代人。
而康熙和很多大臣的大男子心态,或者是天下做父母疼爱儿女的心态,自己家的女儿要富养,要娇宠,养到20岁再说亲嫁人,反正不愁嫁。儿子要早娶,要娶个知书达理,安分守己,安心相夫教子的儿媳妇,早早的抱孙子。可是这些进了新版学院学习的少年郎,又怎么会喜欢天天只知道绣花的妻子?
第123章 飞机
康熙皇帝的意思, 就是在太子的大婚之礼之前,从中轴线延伸到两侧, 包括东西六宫各个宫殿的外表部分都粉刷装饰一新, 整个皇宫张灯结彩, 灯火辉煌的娶儿媳妇儿。
当然, 皇城的六部衙门,京畿的每个守卫重地,这些地方也是要首先铺设起来的。
胤礽听了自然没有理由反对, 电灯电话终于不再只是研究中,而是实际的迈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里,给人们的夜晚生活带来方便, 他只有开心高兴的份儿。
因为当前的大清国各个地方的城池, 尤其是京城,为了预防火灾,到了晚上,基本上是不让点灯笼的,一般的老百姓家里为了节约灯油蜡烛的花费,一般天一黑就上床睡觉了。
皇宫里头除了乾清宫和毓庆宫,每天晚上可以亮灯到九点甚至更晚以外,各宫的主子们大约都是在八点前后就熄灯休息了。有大臣晚上偶尔因为急事进宫,康熙皇帝也不过是赏赐一盏羊角灯引路。
当然, 不管是乾清宫的绿釉孔雀多枝灯的九根蜡烛一起燃烧,还是毓庆宫的四角灯五根蜡烛配合四面墙的镜子反光,照明的效果其实都非常的不理想。这也就是胤礽一直担心自己将来得近视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