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页

怎么也得给个面子,于是,摊主想了想,五百元他也赚了呀!

“我认识你,行吧!看在是美女的份上,五百就五百。”

水如月立即付款,她算是也见识了胡哥的本领,看宝贝简直是一看一个准。就不知道,这五百元买来的,值多少钱。

“这是玉做的铜钱,真是少见。”华仔说道。

古钱币经常见,尤其是铜钱。但玉制作的钱币,华仔是第一次见,就是仿造铜钱做的,也是外圆内方的钱币,而且也有字。

大家好奇,古代有用这种钱币的吗?简直没有听说过。

庾哥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东西,怎么说呢!要是有忌讳的人,可能不会碰。”

“为什么?”大家顿时愣了一下。

胡杨跟大家解释:“因为在古代,它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冥币。但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就有人把它当成饰品,可以佩戴在身上的。庾哥也说得没错,本身会忌讳的人,可能不怎么愿意碰。”

他告诉大家,这东西在古代也叫厌胜玉钱,汉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的。

不过,最早的玉钱仿铜钱形式,肉好无郭,无文字和纹饰,无使用痕迹,也没有精修细琢。

自南北朝至隋代,玉钱作为厌胜钱仍长期存在,考古发掘时有发现,仍为仿铜钱形式,但有的已刻有简单纹饰,多为仿当时铜钱式的“四出”纹饰,或刻有厌胜文字。

唐代玉钱出土较少,比较著名的是唐代雷峰塔地宫出土的“开元通宝”玉钱,仿铜钱形式,直径25厘米,隶书阴刻文字,穿、郭加工精细,显然这是佛家信徒供奉的随身佩戴、把玩的厌胜玉钱。

也就是说,在唐代,已经有人开始把玩这种玉钱,当成一种文玩看待。

唐代之后的辽、宋、金各朝均有玉钱,特别是辽、宋两朝,玉钱更为流行。

宋代皇族、高级贵族、富商在婴儿出生第三日举行“洗三包儿”礼,以金、银、玉、犀、象牙、檀木等材料制成钱广赠臣下、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