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东摆摆手,表示不在意,然后招呼大家吃东西。

他没吃饭,拿过胡杨的那把折扇欣赏。

折扇的来源,有点模糊不清,有人说是源自东晋,也有说是南北朝,或者唐朝,甚至最早出现在日本的说法。

孙志东却知道,这种扇子,在明朝开始流行,成为一种时尚,尤其是在文风盛行的江南一带,不拿把折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人才子。

清朝更是泛滥成灾的地步,也做到了巅峰造极的程度,材料从竹子到象牙等。

当书法、绘画、雕刻等浓缩在一把小小的扇子上,它的价值就会被无限地放大。就像眼前的这柄折扇,孙志东越看越喜欢。

当然,孙志东也被折扇上的“宋旭”两个字所误导。

但他也疑惑:“宋旭吗?有点怪。”

“宋旭画不出这种画,对吧?”胡杨将他的疑惑说了出来。

孙志东点头:“嗯!难道是超常发挥?好像也不对。”

胡杨告诉他:“宋旭老师,沈周的作品。”

“难怪,难怪!我就说嘛!”他虽然对鉴定不是太在行,但比较基础的眼力还是具备的,不然在这行可混不下去。

“一百二十万给我,怎么样?”孙志东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

虽然帮胡杨找买家,他作为中间人,也能赚钱,但如果能自己收购,然后转手出去,会赚更多一点。

大家都知道,实际价格肯定还要高。

一开始,胡哥就和他们说过,这把折扇的价值在一百万以上,所以都有了心理准备,听到孙志东的报价,也就不再吃惊,只有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