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页

宗振改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将“功·玉米苗·陛下·名”深藏在怀里。

默默围观这一切的宗珩嘴角抽了抽,他怎么觉得他在安平县的“锦鲤背锅侠”,似乎也没有什么用了?

安平县就算是收成好一点,可也没有办法达到规模化,而且不是个别品种,不好调查。

研究到最后,最多只能认证到当地环境,气候,土壤,水质的特殊问题。

而在葫葫的潜移默化下,附近的土壤,水质还真的有不小的改变,比其他地方优质一些。

但九八二农场这边就不一样了,这是量化的,大规模的增产,而且看起来还是可以复制的,这里可研究的价值就远比安平县高了。

当然,哪怕在“北大荒”玉米丰产计划一点点推进,宗珩提前布置的也已经开始发生作用了。

安平县的变化前几年并不怎么明显,也就是这两年有些变化,尤其是前一年。

就在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变化的时候,安平县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个流言,为什么安平县的粮食产量越来越好?

因为就是这两年,安平县来了这样一个人,现任安平县的父母官赵栋!

而且,由于赵栋和安平县的关系越来也亲密,安平县的收成也就越来越好。

今年粮食产量眼看着就要比去年还要好不少 ,越是距离县城近,也就是距离赵栋的距离近,产量也就越好

这种传言,如果是在普通人口中,尤其是几个大队社员口中传,那应该是传不久的,他们不信,而且时间对不上啊

可偏偏,这种流言是从上往下传开的,先是县里的领导班子,然后是公社,再是大队最后传到普通社员身上,已经是深信不疑了。

领导班子不敢不信,这样的流言他们都怀疑是赵栋自己放出来的,这种拍马屁的时候,他们不上进,还要等啥时候?

要知道这两位空降,直接拿的是一把手和二把手,还都是实打实的权,谁敢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