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典型的是摩拜和小黄车之间的竞争,在摩拜和小黄车还在市场的时候,有不少其他的公司也在做共享单车。
阿里、腾讯多家共同在背后扶持一家或者多家,然后在市场中决出一个“优胜者”,把这种互联网“养蛊”的模式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种模式,可以快速的推开市场,并由市场接受。
但是这种“争”最后带来的问题就是:除了摩拜单车最后以10亿套现离场之外,小黄车从最高估值近200亿到最后破产清算,其他各式各样的共享单车也在阿里和腾讯相继立场之后开始逐步退出或者倒闭。
打车软件其实阿里跟腾讯也都烧过一段时间……
滴滴和快的……
巅峰时期,两家每天烧一个亿补贴司机!
后来?
后来当然烧不起来了!
两家合并了……
当然啦,美团的定位就是吃喝玩乐,衣食住行,所以,陈立明对uber有用户需求……
但这东西不是提前布局就行了的!
2014年,滴滴出行在北京上线,2015年,顺风车上线。其实在此之前,快的打车已经上线3年,然而因为早期投资较少,再加上市场4g网络的限制,以及用户还是习惯线下打车。
你看,基础条件摆在这:移动互联网条件成熟!
没有网,这些东西就是个屁。
沈梦溪隔着电话跟胖子聊了很久,总结起来一句话:要有钱、要耐得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