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独立电影,我们这几年所谓的艺术电影、文艺片。创作风格上依然在模仿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电影风格,这样的电影,你指望打动观众?”
……
这篇专访六月推出,然后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
有不少六代导演提出抗议,认为部分说辞有侮辱的嫌疑,说什么《盲山》是一部影响中国的电影,不能被这么无视……
可惜没人在乎。
因为沈梦溪拿了戛纳最佳导演!
他有资格说这句话!
现在,谁敢说一句‘沈梦溪只是商人,他不懂电影’,信不信他拍一部《月光男孩》,撸个奥斯卡?
《月光男孩》还是算了,沈梦溪对黑人完全没兴趣,更没有兴趣拍一部黑人+同性恋的片子。
戛纳最佳导演、评委会大奖,这两项荣誉加身,内地这帮导演,质疑沈梦溪,不够格。
而且大部分网友认可他的那句‘在国外拿一个奖就能在名声大噪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沈梦溪自己不是很在意这些。
说实话,《海斯法典》的诞生还有废除,完全是八大制片厂自己做主的,老美很反感政府直接插手产业,《海斯法典》的执行机构跟咱们的总局不一样……
为什么成立?
为了维持本土电影的权益;
为什么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