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兰亭集会要开始举行,那我们也过去凑凑热闹,这种文雅之事,诸天文明中,确实没有能与雅晋相媲美的。这次过来,也不急着见你父亲,先去领略一下雅晋的风雅之道。”
钟言心中一转,当即就开口说道。
雅晋在才艺上,已经登峰造极,确实是外界文明难得一见的,来了雅晋,岂能不见识见识。
欣赏雅晋的文明之道。
“根据他们所交谈中的讯息,这次举办兰亭集会的应该是雅晋内上品世家——柳家,柳家有纸艺大家柳三变,一手剪纸之术,堪称是一门绝美的艺术,据说,柳三变曾经在宫廷宴会中剪出纸人,邀来瑶池仙女献舞一曲,惊艳整个宴会,名震天下。”
“当初,我听父亲说起过,邀来的确实是瑶池仙女的一缕分身,其真人身份不虚。不过,他也只能请来瑶池女仙,无法请来广寒仙子。就算这样,其剪纸的造诣,已经达到出神入化,技近于道的地步,修为境界,达到十阳境,距离证道真灵,也是一步之遥,这一步,能不能跨出去,只能看他的造化。”
“一旦跨出,那就是又一尊雅晋贤者。”
司马霓裳缓缓说道。
雅晋内的一些名人,乃至是世家,在其口中,都是如数家珍,轻易就能说出。了解颇深。
至于举行集会的地方,就在青竹城外的一座名山——聚贤山。
这座山并不高,但天生有许多的奇石,这些奇石被钻研石雕技艺的大师,不断的雕琢打造出一座座的雕像,这些雕像可不一般,那都是雅晋中有名有姓的贤者,每一名,都是证道真灵的大能,名满天下的存在。这些石像,甚至是与贤者本人有着一丝联系,能够有一丝神韵常驻雕像内,让雕像能产生种种神异。
奇妙无比。
聚贤山上留有雕像,这几乎已经成为雅晋内贤者的一种象征,你要是在聚贤山上没有雕像,那反而,不算真正的得到雅晋亿万万的百姓认可。在聚贤山上立像,已经是新晋贤者最重要的一件事,但这种立像,必须要有民间自发的进行,请雕刻大师来铸造,雕刻一座贤者像,往往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与时间。
以聚贤山为集会的地点,堪称是顺理成章。
“这座聚贤山确实非比寻常,山上的雕像汇聚贤者的灵韵,他们的道,他们的意志融入其中,加持在整座大山之上,要是在这里展现出绝世才气,技近于道,可以触动雕像中的一丝灵性,或许就能获得贤者的传承与注视。难怪会在这里举行集会。”
站立在山脚下,看向整座大山,眼眸中,分明看到整座山中充斥着一道道的灵光,这些灵光就是来自一座座的雕像,里面仿佛能感受到,一尊尊贤者自身的道韵。
聚贤山上有一条主道,铺满了青石,化为一条连绵的阶梯,直接朝着山顶延伸而去,阶梯两边,栽种着一颗颗的常青树,以及自半山腰开始,就有一座座雕像驻立,一路行走,都能沿途瞻仰,每座雕像都是栩栩如生,让人一眼看到,就能清楚的记住他们的样貌,特征。
阶梯上,正有一名名雅士名人三五成群的结伴登山。
在登山中,或是仰头高歌,或是挥毫写下诗词绝句,高谈阔论。一个个身上,都洋溢着卓绝的名士风气。
钟言带着司马霓裳也在登山的人群中,只是,他们看起来并不起眼,走在一起,好似一对普通的夫妇一般,山并不算高,一路上走来,司马霓裳都在开口介绍着沿途见到的雕像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