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页

这五陵邑是其中规模最大的,实际上还有许多小陵邑。

启用陵邑制度也不只是因为太祖皇帝要效仿祖制,还因为这制度对于稳定天下有很多作用。

最初,汉高祖刘邦决定建起陵邑是为了消除东方的不稳定因素,他大量迁徙关东豪强到关中地区,住在长陵邑附近,以便于监视和管控。

到了本朝时期,当初举兵起义的可不只有太祖,前朝无德,各地义军四起,一时之间,豪强无数。

太祖一统天下、荣登大宝,为了避免豪强们的家族势力再起波澜,就把这些家族从各地全给迁移过来,这也形成了五陵邑如今人口多、口音杂、饮食和文化风俗迥然多样的特点。

五陵邑之中,长陵邑规模最大,这里住的全是江南大族,徐大的情敌朱怀瑾所在朱家便世居此处。

长陵邑是个县,尺子坊则是个乡,它围绕在长陵邑外面,是江南望族迁移到此地之后,望族们的远亲前来投奔所聚居的结果,住在这地方的多是穷苦人家。

不过京城终归是大地方,乡村地区也很繁荣,尺子坊住户有两千,这在西北边地足够是一座县城规模了。

王七麟到了尺子坊后便打听常伯元和常仲元兄弟俩,面对他的讯问,老百姓们回以满脸茫然。

徐大换了个问法:“有俩抓蛇的兄弟,前些天被蛇灵报复给弄死了,他们家在哪里?”

听到这话老百姓纷纷恍然:“蛇哥蛇弟呀。”“跟我走吧。”“他们家现在早就没有人了,还是去他们坟地看看吧。”

在坊间转了一会,他们走到一处茅草屋前,带队的妇女指着门说道:“这就是他们家,让官府给封了,但据说这里还是断断续续会有蛇出现,所以周围的人家都搬走了。”

徐大像妇女道谢,把路上顺手买的一摞小盆送个妇女,妇女欢天喜地的走了,走时还跟他们说:“奴家叫风小婆,这坊子里的人都知道奴家,你们有事就去找我。”

等他离开后,王七麟一个箭步越过墙头进入茅草屋。

院子里头搭建了一圈的简陋相仿,他抽了抽鼻子,修道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水腥气。

他去推开一间偏房看,里面黑咕隆咚的挖了个地窖,里面很湿润,应当是为了让水蛇生存而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