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页

圣光[校对版] 通吃道人 1429 字 2022-11-08

三个多月的时间,对于人口只有一万多的贫困乡,不单单是带动就业,多了百来万流动的资金。周青峰还消费了大量水电,盘活了闲置厂房,对经济的带动效果极其明显。

周青峰领了奖励,满意的倒在草丛中。马婧刚刚还在死命挣扎,一看男人放手,她又凑上前,侧身躺下,支着脑袋说道:“最近学校多了好多学生,都是被实物贷款政策逼来的。”

实物贷款,就是给乡里的农民发放百元左右的救急贷款,利息非常低。周青峰本意是促进消费,毕竟光靠投资拉动经济也不长久,得让老百姓手里有钱。

马婧很支持这个贷款,还帮周青峰完善了一番——单纯给钱不行,乡里村民的素质不能保证他们拿钱去进行生产,吃喝嫖赌的多了。只能给等价实物。

因为农民无抵押,所以给等价实物还不够,必须考察贷款人的信用。一般的考察毫无意义,成本高,效果差,村里人根本不会说实话。

干脆……只贷款给送孩子来上学的家庭。以村民过去的公开行为来判断他们的观念如何?每家有一个孩子来上学,就有一百元的贷款额度。女孩上学还能提升到两百。

这招简直绝了!

这个消息传来,南头乡的村民几乎懵逼。不少家庭迫切需要现金来摆脱贫困,但目光短浅的他们却往往选择让孩子尤其是女孩待在家里。

现在好了,想要贷款?可以。把孩子送学校来,至少要一个学期才能得到贷款——孩子若是学习成绩好,还能获得不同额度的免债免息奖励。

其实这花不了几个钱,但就为了这点便宜,南头乡小学短时间内学生多了一倍。老师和校舍都不够用。周青峰更是兴奋的抱着马婧转了几圈,还强行亲了一口。

文章刊登在市级报纸上让马婧很高兴,县教育局给她进修名额也让她高兴。可只有操场上的孩子越来越多,山坡下的新校舍初具雏形,她才真正的满足,感到自己为乡村的孩子们做了点实事。

“青峰,你送给学校的大彩电和录像机,被县里教育局拿走了。”马婧也躺下,“他们说我们小学用不上那么好的设备,要给县重点中学用。早知这样,你还不如把彩电卖了。”

大彩电一万多的原价,平白被县里抢走,全校师生都极其愤怒。周青峰扭头望着女老师的侧脸,安慰道:“别担心,我再送一台给你们。”

马婧又噗嗤一笑,“我们也不亏,县里给了我们学校五个教师培训名额。过去那些官老爷可是一个都不给,说什么培训我们纯属浪费。校长还要县里给了一批旧课桌,替换我们那些缺胳膊短腿的烂桌子。”

课桌?

周青峰想起自己曾经想把异界的木材运来卖,但木材占地大,太显眼,不如‘进口电器’价值高。他连忙说道:“我给你们学校弄一批木材,你们自己想办法弄些课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