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总有一个同学,姓齐,就在当地从事蔬菜贩运,把永年的蔬菜,运往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或者寿光,他听说张向北他们想在永年设立办事处,很想来当这个办事处的经理。

老齐觉得自己现在年纪大了,渐入中年,再跟着大货车没日没夜地跑,有点吃不消,反正钱也赚到了一些,小孩子也大了,都上大学了,家里就剩下老婆一个人。

老齐想着,要是能和汪总一样,有个稳定的工作,就在永年当地收购蔬菜,然后一车车发往各地,不要跟着车跑,老齐觉得自己一点问题也没有,对家里也好一些,反正那些关系都是多年建立的老关系,不需要再去重新建立。

张向北和小武抵达永年政府宾馆,汪总和老齐一起在这里等他们,老齐的头发有些稀疏,脸上好像有一层黑黑的釉,一看就是那种跑长途运输,风餐露宿的人。

张向北和小武在永年待了两天,跟着老齐去永年下面各个蔬菜产地乡镇跑了跑,两个人都觉得老齐这个人,话虽然不多,但蛮实在的,这从那些蔬菜种植大户们看到老齐时,显露出的那种由衷的热情就可以看出来,张向北和小武说,这比他自己的表现还更真实。

加上又有汪总的担保,这事就定了下来,他们把筹建永年办事处的工作,交给了老齐。

张向北和小武继续开车,从永年出发,穿过山西和陕西,去往银川,他们从寿光到永年,从永年再到银川,还算顺路,从这里去银川,也就还有九百多公里。

两个人特意起了个早,五点多钟就起床,准备马上上路,早餐就在路上解决,傍晚的时候,就可以赶到银川。

他们到了酒店的大堂,却看到老齐已经等在这里了,看到他们就笑呵呵地迎了过来,张向北说,昨晚不是说好不用送的吗,还害你这么早起来。

老齐继续笑着,他说:“我早起都已经习惯了,走走,我带你们去吃早餐。”

老齐说着,把手里的一只马甲袋递给了小武,和他们说:“这是驴油烧饼,我们永年的特产,你们带着路上吃。”

小武赶紧说谢谢。

老齐带着他们到了一家羊汤馆,门头上写着“南沿村老宋羊汤”,门口摆着四五张桌子,走进去,里面也是四五张桌子,尽头是敞开式的厨房,张向北和小武看到,厨房里支着一只很大的锅,炉火熊熊,锅里的羊肉和羊杂上下翻滚,咕嘟咕嘟冒着热气。

老齐和老板说:“来三碗大的。”

这里的羊汤大碗十三,小碗八块,老板向碗里盛了一大马勺的羊肉羊杂,又舀了白得就像牛奶的羊汤,再撒上一把香菜。

伙计问他们:“里面吃还是外面?”

老齐说外面,伙计帮他们把羊汤端到了外面的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