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页

奇迹方舟上,劫难逃生的白庸正在疗养伤势,第一次跟心魔少女配合,由她接管身体,就对上了这么强大的敌人,还不止一个,在激烈打斗中,肉身也有些透支,体内的许多经脉都出现了裂痕。

“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急急如律令!”

白如雪以荼靡剑加持,对他施展岐黄术法。

摄生者,即养生。善为养生之人,心如婴儿之未孩,无一毫后天情欲,所为所欲皆是天真之流露,未有丝毫假作为。其性如琉璃明镜,无一点灰尘所染。其出入内外,皆合自然,全无死地。譬如陆行不遇兕虎,此正是无死地之验。

“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兕虎即古代一种似犀牛类的猛兽。“陆行不遇兕虎”,并非有远避猛兽之法,亦非有禁兽之术,皆因善摄生者涵养道德,天理完备,常怀爱护动物性命,慈悲包容万物善心,素无杀生害命之念。此种仁德好善之心,感应于猛兽之心,故一切猛兽就不会有反伤人之心,即对面相遇,它们亦会远避离去。同时吉人天相,即使遇到凶险,暗中自会有人护持,故有善心之人,虽行于陆野丛林之地,虎狼亦不会伤害其命。

相传魏文帝时,密行楼观台访治国之道,时见真人陈宝炽驯白虎,便问驯虎之术。对曰:“抚我则厚,虎犹民也;虐我则怨,民犹虎也,何要之有?”古时人心淳朴,无猎兽,害命之心,兽亦无反伤人之事,人与兽同居而互助。次后人情欲动,杀兽以饱口福,自此兽与人结下不解之怨,不仅有兽伤人之报,更有人类自相残杀的战争之祸。此乃人不知之秘也。

真正“善摄生”之人,都是明晓自然大道之理,敬畏自然知阴阳,信诚因果规律,正确对待人生。积善修德,不做醉生梦死混人生的糊涂事,不追求凡俗浊欲。故能“舍死忘生赴大道,性命双修悟玄妙;证得三生识生死,借假修真命再造。”

由于苦证勤修,德厚命固,最后使性命升华,达到“德行齐备返先天,性命再造大道圆;逍遥物外无羁绊,我命由我不由天”。

只见荼靡剑解体成一片片花瓣,贴在白庸身体表面,法力从花瓣中散发,渗透入体,以入微的细腻方式修补所有负伤的筋骨经脉。

好一会后,白庸才睁开眼睛,长出一口气,站起来对其他人道:“先做好准备吧,我想,很快咱们就要遭到追杀了。”

第五十四章 圣人有私

上官婵道:“既然担心追杀,那我们现在离开狱洲不就好了,我就不信了,他们还敢追杀到神洲不曾?反正我也对这个人道不兴,畜道横行的畸形世界没有兴趣了。”

白庸叹了一口气道:“没法那么潇洒啊,在这里我还有许多不得不为的事情。虽然没有打听到确切的消息,对方是否一定会进攻神洲,但亲眼见过纵横老祖等人的德行后,我觉得就算现在他们没有这样的念头,只要将来有了机会,他们认为有利可图,绝对会发动侵略。”

“这倒是,这群家伙一看就是一群强盗,绝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为了好处什么都干得出来,肯定是信奉弱肉强食的畜道主义者。而且他们看人的眼神,只要是比自己弱的,完全是当成蝼蚁来看待,一副自以为高高在上的嘴脸,这哪是强者为尊,分明是强者为爸的世界。”

强者为尊,不过是尊敬强者,可狱洲人的习性,分明是将比自己强的人当爹来孝敬,遇上比自己弱的,马上就会露出把人当孙子的嘴脸。遇到强者就阿谀奉承,遇到弱者就趾高气扬,的确让从小在玄宗受平等观念熏陶的上官婵等人感觉很恶心。

强者为尊,就是一个好听的修辞方法,因为尊重强者,本就是一件理所当然,不需要说出来的事情,百万富翁羡慕千万富翁,手艺普通的厨师羡慕手艺高超的大厨,这是理所当然存在的现象。可特意去指出这一点,说明人们已经将这种情绪过分渲染,过于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