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际遇,真是变化莫测。大统制突然遇刺,方若水也实在不曾想到。大统制死后,他既有种轻松感,也有点茫然。大统制一直高高在上,让他见了都觉得芒刺在背,可没有大统制的世界,也让方若水不太习惯。
“将……水公。”
说话的,是上将军府的老工友陈正伯。这陈正伯年过六旬,比方若水还要大一点,以前一直做方若水护兵,现在跟着他一块儿退伍。回家后,方若水让工友称自己为“水公”,但陈正伯叫惯了他“将军”,一直改不了口。方若水放下酒杯道:“正伯,什么事?”
“魏将军来访。”
方若水一时间还不明白这魏将军是何许人也,心想旧部中有什么姓姓魏的将领来看望自己么?他从盆中站起来,擦干了身上道:“好的,让他稍候。”
陈正伯见他套上便服就要出去,有点着急,说道:“水公,请您换套正装吧。”
方若水一楞,问道:“怎么?”
“来的可是魏仁图上将军。”
方若水呆住了。魏仁图是共和国五上将中的第一上将军,当初和方若水虽属同门,后来又是同僚,但两人交情只是一般,方若水离开军队后,只到魏仁图府上拜会过一次,魏仁图也来回访了一次,以后就再无交集了。他不知魏仁图一大早就过来做什么,但在军中锻练出来的敏锐告诉他,魏仁图的这次来访定不简单。
结束停当,方若水走到正厅。正厅上,魏仁图已端坐在椅上,默默地看着墙上一幅尉迟大钵的《正气图》。尉迟大钵得名已久,这些年虽然从未有人见过他露面,但市面上偶尔还会出现一幅他署名的画。算起来,现在的尉迟大钵起码也有八十多了,八十多岁的老人还画得动如此巨幅么?所以每年都会流传“尉迟大钵早已去世,现在的都是赝品”之类的话。可是每年都会有尉迟大钵的新作出现,几乎所有画师都会前来品鉴。品鉴之下,固然有不少是赝品,每年却也总有一幅真品,与尉迟大钵早年真品笔法无二,甚至犹有过之,所以这种谣言才不攻自破。挂在墙上的这幅《正气图》是方若水前两年以重金购得。画师中排名第二的润斋专工山水,尉迟大钵却是人物花鸟山水无一不精。别人总说,润斋的画单看也是天下无双,墨光四射,但只要与尉迟大钵的画放在一处,便如萤火见日月,刹那间便黯淡无光了。
方若水进来时,魏仁图正看得出神,只待方若水深深一躬道:“魏上将军,方若水有礼。”他才抬起头来,单手还了一礼道:“方兄,打扰了。”
方若水笑道:“魏兄大驾光临,蓬荜生辉,请都请不来,谈何打扰。掌珠现在可好?”
方若水有一子,才甫十六,魏仁图则只有一个女儿,都二十出头了,因为自幼娇惯,至今尚未字人,一直是魏仁图的心事。魏仁图笑了笑道:“这丫头也是不听话。可惜令郎年纪小好几岁,不然与方兄结个儿女亲家,倒是美事。”
闲聊了几句,魏仁图忽道:“对了,方兄,有句话我一直在心中,多年未解,想请方兄指点迷津。”
来了!方若水在肚里嘀咕了一句。魏仁图突然造访,他也知道定非过来闲聊,现在该说到正题了。他道:“魏兄请说。”
“大统制在日,万事无忧,种种皆有规有矩。然时至今日,大统制中道崩殂,而南北又兵连祸结,不知方兄以为,将来该当如何?”
虽然方若水现在基本不问世事,可这个问题他也想过很多。大统制确实大权独揽,但大统制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不论是正是误,有大统制拍板,所有事都不必别人操心,特别是议府被大统制解散后,以前已成惯例的议府扯皮也已久不闻矣。议府的讨论,在民间很流传为笑话,其实有个笑话说,议府开会到了一半要吃饭时,为了吃的是米饭还是面条,争执不下,也得再开一个议题讨论。因此大统制解散议府,在议众中自是有很多人不满,但在民间反而大受支持,说这正体现了大统制的伟大。方若水沉吟了一下,说道:“世事变幻无常,若水自惭愚鲁,实难置评。不知魏兄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