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今天送上来的朝食,不说每日必备的鸡汤没了,曹操食案上的配餐可以说平淡无比,连一块肉都难以寻见。而曹冲碗筷中的食物也不见任何一块鸡肉,唯有一小块用薤去腥的羊排摆在玉碟中,让眼前的朝食显得不那么寒碜。
以曹冲之聪慧,已然料到事出有因。
他被华佗救下性命,而今已是舞象之年,酷似生母的面容清秀而灵动,兼之聪慧宽和的品性,任凭谁都难以生出恶感。
曹操哪怕知道这个幼年时期便已显露成人聪慧的儿子一定看出了什么,可为了维护父亲的威严,曹操仍为自己进行了基本的挽尊。
“这几日鸡汤食用得过多,腻得慌,换点口味稍加排解。”
曹冲没有戳穿曹操的谎言,哪怕知道曹操这话不具备真实性,他仍真切地表示出一个儿子对父亲的关心。
“阿父身子可好了一些?恕冲无状,阿父伤口尚未完全复原,即便不食雉肉,也当进一些肉食,好生休养。”
曹冲嘱咐庖厨为曹操准备一份兽肉羹。曹操感念儿子的心意,没有制止。
等用完朝食,撤下食案后,曹冲并未像平常那样主动与曹操说一些趣事,也没有立即告退,而是安宁地坐在原地,像是在等待什么。
曹操倒是想让曹冲做自己的事去,可他到底没开口,让人取了书案与公文来,一卷一卷地审阅。
一接触到案牍,曹操的心绪再次沉浸下来。他心无旁骛地处理完今日的政事,稍稍放松之际,发现曹冲竟然还在原处坐着。
曹操已没法当做没看见,正想出声询问,却被曹冲早一步截取先机。
只听曹冲如此道:“雉,士礼也。送雉正是表示对士的尊重,阿父若是腻了雉肉,不若将后院的群雉送予英才与幕臣,万不可为难自己。”
曹操知道曹冲话语中的真实含义并非他所说的那样。只因曹冲的劝解无比巧妙,即使曹操否认,也只会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
被儿子在言语中下了套,曹操并不着恼,反而为他的敏锐与乖觉大加激赏。
此时他已经看开,既然已被曹冲察觉端倪,哪怕自己不说,等郑平过来的时候这件事还是会被曹冲猜到七七八八,他索性不再对曹冲隐瞒,掐头去尾地把事情的起因讲述了一遍。
当曹冲得知曹操送了郑平一块石板,结果被回赠了一匣鸡毛,他的表情一瞬间变得特别古怪。
曹操一直在关注曹冲的表现,见他如此,立即问:“此物寓意可有不妥?”
曹冲不答反问:
“阿父为何要给铜鞮侯送石板?”
曹操能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告诉曹冲,却对他的询问避而未答:
“自是赏赐之用……孤欲知晓鸡毛的寓意,至于此之前的前尘旧事并无要紧之处,无需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