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他们平时活跃于谢北杨的千度贴吧,也会讨论一些和电影有关的事情。现在发现有这样一个专门讨论电影的平台,自然是愿意去进行尝试。
而且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偶像真的如他所说,会定期的在怪味豆上分享一些电影笔记、电影观后感的时候,粉丝们彻底沸腾了。
这些粉丝们纷纷跑去谢北杨的影评下面留言打卡,出现了各种“到此一游”、“观看团”、“火钳刘明”等网络现象。
一个谢北杨就给怪味豆带来了不俗的流量,让越来越多喜欢电影的人知道“怪味豆”的存在。
能够有闲情闲钱看电影或者说喜欢电影艺术的人,家境往往不会差。电影爱好者也是这个时代拥有个人计算机的高概率群体。
就这样怪味豆基本上没有用任何的强硬推广,便逐渐在“电影门户网站”类别中脱颖而出。
除了一开始秦砚给谢北杨布置的任务以外,谢北杨也逐渐喜欢上了这种和影迷分享自己观影感想的方式。
现在谢北杨的粉丝群体已经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
以前有很多粉丝都是在吹捧着谢北杨的颜值、扮相,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粉丝认识到谢北杨对于电影的热爱、对于表演的追求。
就连“谢北杨”千度贴吧之中讨论演技、电影的帖子也越来越多
谢北杨的“粉丝”逐渐向着“影迷”发生着转变。
其实这些都是秦砚给谢北杨制定的方案,他和谢北杨讨论过这个问题。
他问过谢北杨到底是需要一群侍奉他为神明狂热崇拜他的粉丝,还是一群随时会离他而去,甚至会嫌弃他表演的影迷。
谢北杨的答案自然是后者。
谢北杨希望自己的影迷能够可观评价自己的演技,他也希望自己塑造的每一个形象能真正留在影迷们的心中。
有了谢北杨的答案,秦砚便为谢北杨制定的一系列方案。
听到今晚还有工作,谢北杨并没有任何的不满,反而相当高兴。自己能在电影之外帮到秦砚,这让他心满意足。
谢北杨点了点头,现在每天发一篇电影的分析,已经成为他的生活习惯,同时他开口对秦砚说道:
“等会儿我也把你的影评给发上去吧,让他们对照着看。”
谢北杨习惯从演技方面分析,而秦砚更多是从拍摄手法以及整体的叙事结构入手。两人虽然的分析内容都很专业,但内容上还是有一定的不同。
作为一个在曝光率和受欢迎程度上,完全不输于谢北杨的公众人物,秦砚在宣传“怪味豆”的时候,当然不会放过自己。
秦砚原计划和谢北杨一样,每天在“怪味豆”上更新一篇自己的影评。他也知道自己最近会很忙,所以他准备挑选自己以前积攒的影评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