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之后,元辉剩余的产业基本集中在互联网和娱乐行业。其中娱乐业的涉猎又多又杂,经纪公司、影视制作公司、文旅公司、广告公司、营销公司……有许多枝枝蔓蔓,总体的发展都不太好。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管发展多么不好,楼清焰突然得到这些,也算一夜暴富。
有许多原本需要慢慢完成的事,都可以提上日程了。
邓嘉年离开办公室后,他坐在椅子上闭目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打开电脑,启动maya和特效插件,开始制作一些动画demo。
他把VR的民用领域分成六大类,制造、健康、商贸、教育、社交、文化。
制造方面需求小,影响力也小。
健康要花大功夫慢慢做,急不得。
商贸分线上线下。线上属于电商平台,有ali败家领头,并不需要深空插手;线下倒是可以做,但要落实到每一座城市的每一家店铺,需要耗费大量资源。
另外三大领域,教育、社交、文化,才是前期值得投入的。
其中社交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得在虚拟实验室里孵化一阵子。
所以,在VR时代刚刚拉开序幕的初期,楼清焰打算把手里的资源全部投入教育和文化领域。
这两个领域也需要软件支持,在阎子真和沈乐那边的软件应用出炉之前,他只能先自己扑腾一会儿。
这个自己扑腾的方向,就是VR最经典、最大众的使用场景——影视和游戏。
游戏按下不提,VR影视是个很有意思的概念。
VR和大部分影视节目都高度契合,直播、演出、戏剧……甚至是广告。身临其境感能让这些节目变得更加好看,强交互性也能让节目制作玩出更多花样。
但是一谈到电影电视剧,概念就崩了。
VR和电影之间没有契合,只有排斥,强烈的排斥。
电影是由镜头语言、剪辑艺术所构成的,它用画框取代人的眼睛,用景别控制人的视野,用镜头推拉摇移引导人的视线,用剪辑叙事。
但VR不同,VR里没有画框、没有景别、没有镜头语言,人想看什么就看什么。VR也不提倡剪辑,因为突然切换场景会损失真实感。
电影是观赏,VR是体验,两者互相颠覆,理念背道而驰,自然不能兼容。
全世界都在摸索VR电影的新路子,想摸索出另外一套体系,乃至于,忽略了其他更简单、更有趣的方向。
比如,VR真人秀。
一整天时间,楼清焰一口气做了整整七个动画demo,分别对应七个真人秀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