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王妃脸色好看了不少,“小公爷在哪里见过我家和熙的字?”
颜玦嘿嘿一笑,“前些日子,同黄东兴一道儿喝酒,他拿了郡主写的小诗。我瞧着,那字写得是真真好。”
东阳王妃猛的站了起身,对着太后行了行礼,“母后,魁儿今儿个要从书院回来……我这个做娘的……”
太后眯了眯眼,摆了摆手,“那你快些回去罢,那书院能有什么好吃的,你快些回去叫人多准备魁儿爱吃的。叫你让他进宫来读书,你偏生不肯,又不用考取功名,你别逼迫他太紧了。”
东阳王妃勉强应了,拉着和熙郡主便走了。
待她一走,太后便捂住了额头,“今儿个起得早,我有些乏了。望书有心了,赵娥把那对镯子赏了她。今日认了个门脸,日后常来宫中走动,也陪我说说话儿。”
赵娥便是先前引陈望书进宫的大银牙赵嬷嬷。
那是一对和田玉镯子,成色算不得好,也算不得坏,素净的很,没有雕花。
陈望书恭敬的接了,谢了恩,偷偷的看了颜玦一眼,便退了出去。
第29章 话中有话
赵嬷嬷一直将陈望书送到了宫门口,方才告辞离去。
陈宫的大门十分的新,毕竟南下立新都,也不过只有十年而已。
里头的人,也像这个门一般。
陈望书垂下眼眸,看了看套在手上,太后赏赐的玉镯子,轻轻的转了转。
马车已经等候多时,见她出来,车夫忙把车赶了过来,轻唤道,“县主。”
陈望书听到身后亦传来一声县主,她往后一看,颜玦站在宫门口,他的发带随风飞起,像是要羽化登仙一般。
“县主”,颜玦说道。
陈望书拿不定他是个什么主意,强压下心头的欢喜,乖巧的回了礼,“怎么不见扈国公夫人?”
“母亲坐着马车,回娘家看望外祖父了。我惯常骑马。颜玦两次糗事,都叫县主瞧了个正着”,颜玦说着,靠了近来。
陈望书不着声色的退后了一步,同他拉开了距离,“哪里算是什么糗事,好事多磨,婚姻大事鲜少有一次便顺顺当当的。小公爷人中龙凤,自是会遇到有缘人。”
她说着,顿了顿,又言道,“若这算糗事,那望书在扈国公府,就该无地自容了。”
颜玦说的两次,一次是这个和熙郡主,再往上数一次,便是那个往他脸上泼水的胆大包天的小娘子了。
就他今日表现来看,陈望书觉得,和熙郡主若不是隔得太远,八成也想泼他。
颜玦轻笑了几声,从袖带中取出一把扇子来,“特意追上县主,乃是有一个不情之请。玦偶然得一宝扇,但这扇子年代久远,又保存不善,多有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