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适合出游。想到在现代,每逢十一,春节,景区景点到处都是人山人海,也不是看景还是看人。

今日馆陶回侯府了,说是她二哥陈桥又惹祸了,把馆陶气得饭都没吃就出了宫。想起她那个二哥陈桥,今年14岁,最是好玩,整天跟着一帮纨绔,不学无术。

吃过早饭,陈娇颇有兴致地在长乐宫里转悠。

这还是她第一次逛长乐宫。现代时,她没有去过西安,没有看过千年后的汉宫殿,但她去过北京的故宫。汉朝建筑风格大气磅礴,与清明宫殿截然不同。

长乐宫很大,宫殿连绵起伏,看不到头。景色也不错,虽没有传说中的五步一亭,十步一景。但古色古香里那种历史里的沉厚感,让陈娇这个看惯了二十一世纪精致景观的现代人,也忍不住赞叹。

“翁主,前面就是莲湖。”领路的黄门指着前方道,湖边有一个亭子。湖对面是看不到边际的宫殿。

见陈娇有些兴致,黄门继续道,“莲湖引潏水,入未央宫长乐宫。翁主看到这条水渠没?水渠北是长乐内宫,这水渠南就是长乐前殿了。”

陈娇一面认真听黄门说道,一面便沿着莲湖朝亭子走去。这个时节,莲叶已开始枯萎,一半深绿,一半枯黄。

坐定后,宫人摆上热水,糕点。陈娇为自己倒了一杯,捧着热乎乎的茶杯,抿了一口。其实这个时代,已有了茶,只是太难喝,又涩又苦,还不如白开水。

陈娇很想搅 * 鼓发明一些什么,但她不敢冒险。更何况,她年岁还太小,过于突出也不是什么好事。现在还是多学习吧,圣人说,活到老学到老,她不能因为多了2000年的记忆,就以为自己优于古人,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这个道理她懂。

不一会儿,黄门领着刘彻来了。

这些日子,她和刘彻几乎是天天玩在一起,两人相互讨好,其氛围也还不错。陈娇知道刘彻为何讨好她,虽然心底仍有些不舒服,但想想,自己似乎目的也不单纯,也就放开了。

“彘儿,这个糕点不错。”陈娇拿起盛桂花糕的碟盘,放到刘彻面前。这是前段时间,她闲来无事,吩咐侯府厨房弄出来的。

“谢谢阿娇姐。”刘彻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眼睛立马眯起来了,如一只餍足的小猫。

“好吃吗?”陈娇好笑地问。

“还行”刘彻用布巾擦了下嘴,点头。看刘彻一副小大人的老成作派,萌得陈娇手痒痒,如果不是顾忌这是汉武帝,她早就上下其手,捏上那张粉嫩的小脸。

吃过午食,陈娇带着刘彻去了书房。如往常般,两人坐在书案的两边,各自学习。

刘彻还没到进学年龄,但好学的他,竟已在识字。只是王美人识字不多,能教他的有限。自那次一起来了书房后,陈娇就多了一个任务,教刘彻识字。只是学生太过聪明,而老师又有点水,那种滋味别提多酸爽了。

记得曾经在网上有看到一个帖子,如果某一天你回到小时候,你会做什么。很多人都说,如果回到小时候一定要多学点技能,长大后面临社会竞争才知道,学之方少。

古文言文晦涩难懂,每每开卷,陈娇就想合上。这个时候她就告诉自己,说不定哪天一觉醒来,就回现代了呢?学的这些技能,还能为她在现代带来益处呢。想起,大学时文艺晚会上那个弹古筝的女同学;想起……她又多了一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