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商在灾前恰好囤了上万斤盐,还没卖出去,听闻粮能换得商户后代科举名额,只恨自己当初没囤粮。转而想到自己的盐,如今天下缺粮不缺盐,等到吃完了盐,又暂时无人采盐,那便是他的机会来了。
盐商本身就跟当地官员有门道,自是第一时间得知京城断盐了,立马站出来表示愿意献出盐,希望能换取一个科举名额。
消息传到承光帝这里,二话不说就准了,还准许日后该盐商的商号会刻在功德碑上,如此一来,大大提升了富商们的捐赠热情。
有布捐布,有粮捐粮,但凡手里积了大批货物的都要往外捐,就想混个名头,他日天下人提起的时候走路都带风。
如此,大虞朝的货物也开始慢慢流通起来,大虞在当今皇帝的雷霆手段中开始一点点恢复生机。
魏景和除了第一次上折子问粮种的事,之后的折子要么是镇国公帮忙呈到御前,要么是自己呈上去。这次因为不是什么利国利民之大事,他就按规矩递折子。
通政使司,负责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换是以前,通政使司的人定然是将一个七品县令的折子先放到一边吃灰的,可如今这县令之名如雷贯耳,是在皇上跟前挂了名的人,他们哪敢怠慢。
这不,刚犹豫着要不要打开来看看是何事,值不值得呈到御前,皇上就派人来了,只说往后只要是顺义县县令递上来的折子都直接送到御前。
通政使庆幸没有轻忽,恭恭敬敬把魏景和的折子呈上。
于是魏景和很快得到回复,是承光帝亲自派周善来送的消息,还让他挑一个版面写,到时大虞出来的第一份天下报就有他的笔墨。
魏景和想了想,选了寻人启事,顾及小妹名声,就以两三行字点出兄妹三记忆里最深刻的事,留了大溪村地址。
就在大家期盼春暖花开的时候,边关传来消息,胡人来犯。
……
南边某座城外破庙。
“将军,京城来信,边关不稳,让您火速回京。”
战止戈刚杀了一群在乱世里烧杀抢掠的流匪,浑身都带着杀气。
他收起剑,大步走出破庙,接过信,翻身上马,要走时扫了眼破庙里的灾民,“将这些人送往最近的城安置。”
“是。”
战止戈打马而去,与破庙里正被领着走出来的一女子擦肩而过,马的劲风带起她额前的头发,露出一张脏兮兮的脸。
吁!
战止戈忽然勒住马,折回到那女子面前。
第53章
女子低着头,脸上脏得分不清肤色,还有一条长长的疤,穿着看不出颜色的粗布麻衣,头发打绺,靠近了还能闻到她身上散发出来的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