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冰想了想,觉得也是,她是没有继承巨大家产的压力的啊!

想明白了之后,她心里终于一片敞亮了,说:“确实合适!他们两可爱赚钱了,你把赚钱的事儿扔给他们两,让他们两知道赚钱有多辛苦!”

苏采青笑了:“他们两肯定会乐在其中的!”

在了解了自己有坚实的后盾,还没什么养家的压力之后,张云冰终于下定决心,接受了省歌舞团的邀请,算是成为了一个后备力量。

报考高中的时候,也特地和张云清填了一起,这样张云清做的课堂笔记什么的,张云冰也可以共享了。

至于张云清,苏采青让她选出了一些自己满意的作品后,给她集结出版了一本书。

这不是什么为了满足她的出书愿望,或者是给她打造什么神童作家之类的称号,抬咖位。是苏采青觉得,这孩子的作品真的不错,有商业价值。

就像苏采青自己和梁启恒说的,如果东西没有商业价值,没有赚钱的潜力,就算是亲人家人,她也不会特地去做的。

张云清上一世写故事的天赋挖掘的更早,那时候兄弟姐妹几个,被张家欺负,想读书都很难,张云冰在歌舞团也是拼命唱歌赚演出费,养活弟弟妹妹们。

张云清心疼姐姐的辛苦,捡废品的时候,从报纸和杂志上看到收稿消息,就尝试着去写,为了生存,她初中就发表了几十篇稿件。

也或许是因为她自己的生活太苦,压力太大,她写的女性儿童向的作品,总有一种淡淡的忧郁,虽然故事很暖人心也很动人。

现在,她的作品里,苏采青看不到那种愁苦忧郁,都是充满着幸福和阳光的故事。她那细心精巧的心思,果然在这种充满温暖的故事里,更加能发挥作用。

出版时,苏采青也没炒作张云清的年纪,只让旗下的出版社,按照正常的程序去出版就行。

没有炒作,没有特地曝光的作品,全都要靠实力说话。

因为之前杂志稿积累的人气,这次张云清推出书,销量竟然也十分不错。

之前苏采青从纺织学院挖掘的画兔子的学生,现在从事插画工作,也是他承担了这本书的插画人物。

可爱风的写实插画,配上张云清温暖可爱的故事,真是相得益彰。

苏采青抽空从上海回家,张云清就满怀期待地看着她:“销量怎么样?”

苏采青露出笑容:“要不你猜猜看?”

张云清想了想,有些犹豫地伸出了两个手指头:“有两万册吗?”

苏采青笑眯眯地点头:“当然有了,你对自己太没自信了宝贝。”

“比两万还多啊?”张云清有些吃惊。

苏采青点头:“根据统计,至少已经卖了十万册了。光是上海,就卖了六万多。你的读者是很多的。”

张云清整个人都愣住了,这样的成绩,真是太出乎她的意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