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长在问,后面的秘书就唰唰唰的做笔记,听着那声音,苏采青就忍不住想,做秘书也不容易,这做笔记的手得多酸啊!还是录音笔好,不用这么麻烦。
“那剩下的那部分水,按照你的意思,就要用?”
苏采青说:“能够接受教育的年轻人,并不算多。就比我家,我妹妹在上夜校,因为她有我的支持,吃喝拉撒不用担心,住处也有我。可是有些年轻人还需要养家,不说要花钱上学,就算是免费的,他们也没法去。对于这样的人,就要给他们一条路可以走,即便不是什么坦途,也得让他们支撑得起一个家。”
“可是,如果小商小贩之类的太多了,也不太好吧?”有人问。
苏采青咽下口中的食物,说:“小商小贩是做生意的,他们做生意就要有东西可以倒卖,就需要有货源。这也是商机。而且市场有它的调节功能,如果本地的商贩太多,竞争过于激烈,市场的规模又不够大,有些人自然就会把目标转向外地。到时候,他们就是把外地的钱,赚到咱们本地的荷包里来了。”
……
在这交流的过程中,周围的人都忍不住频频点头,对苏采青的话表示认同。
苏采青这饭,吃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吃完。
领导们问完了问题,才放苏采青离开,而苏采青刚走到门口,就看到了老熟人——《吉阳日报》的主编黎阳。
“你怎么在这儿呢?跑新闻吗?”
第76章 看到了价值
今天代表大会, 大小是个新闻, 可是也不用黎阳这样的主编亲自来跑吧?
黎阳推了推眼镜说:“我在等你, 从你们开会时等到现在。你的发言稿呢?”
苏采青说:“被区里拿去了。”
“哎呀!怎么会这样?看来我得找人去誊抄一份出来!”黎阳转身要走。
苏采青说:“没用的,我的稿子也是个草稿, 抄了你也登不了报纸。”
黎阳停住脚步,忙又转过头来问苏采青:“那你还记得内容吗?”
苏采青答道:“被翻来覆去问那么久, 我想忘一时半会也忘不掉啊!”
“那就好, 那就好, 你跟我回去, 把稿子再复述一遍吧!稿费好说!”
于是苏采青被请到了报社编辑部, 给他们复述一遍自己的稿子。
当然不可能每个字都是一样的, 但是几个重点是一模一样, 就没问题了。
苏采青把稿子弄完,黎阳立马就拿过去, 一口气读完了,读完还称赞说:“真的不错, 非常好!苏同志, 你这想法非常的成熟啊!真高兴有你这样的人, 可以提出这么有用的建议。”
苏采青说:“谢谢夸奖了,如果没有别的事儿的话,我先走了。”
“诶,请等等嘛,你这篇演讲稿,是很值得探讨学习的。我打几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