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厂长愣了一下,没想到苏采青会提到这个问题。

他年轻时就在打仗,一直到打完仗,才去学习,所以就他自己的经历来说,并没有觉得学习一定要分什么年纪。

“这个……有些现实的困难……”吴厂长有些结巴了。

战友们牺牲后,国家确实给他们的家人进行了一些补助,可是那还远远不够。吴厂长的这个厂,也是想让他们都过得好一点。

大家能够赚到钱,能够拿到工资,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就是非常好的了,许多人也满足于此。至于送孩子去读书什么的,也没几个人有那样的想法,那是花钱的事儿。更何况,孩子在厂里做事,还能多拿一份钱呢!

“现实的困难,就是家境不够好,所以供不起孩子上学,所以孩子得去厂里做工,对吧?这是个死循环,孩子长大了,就在厂里找个对象,还是知根知底一起长大的那种,然后又生了孩子,孩子长大又在厂里做工……这是您要的么?”

苏采青的语气依旧平淡,可是字字句句都敲在吴厂长的心坎上。

他自己靠着学习和上进,才有机会掌握了这个厂子,其他的孩子呢?应该也可以靠着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吧?

说完,苏采青喝了一口茶,也没继续追着说下去,吴厂长也沉默了。

有些问题,还是自己想明白来的更透彻。

吴厂长坐在沙发上发呆,苏采青径自端着茶,去了阳台上,在那里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的盛景。

上海这块宝地啊,果然是人气超旺的。

后面,吴厂长的态度,明显要好多了,再也不跟苏采青杠了,整个人显得沉静安稳了不少。

苏采青请他吃了个晚饭,这事儿八成是能成了。

吃完饭,苏采青收拾了东西,和苏小壮说:“咱们先回去吧,云冰和云清成了少先队员,国庆要入队宣誓,咱们要去观礼。”

苏小壮有些跟不上她的节奏了:“那厂子的事儿还没完,咱们就这么走了啊?”

“那事儿是还没完,不过也不能急,吴厂长那边需要考虑清楚,而且要把人员和事务都梳理清楚,才方便我们的加入。这是需要时间的。云冰和云清的事儿,我可不想错过了。你这个做舅舅的不去,她们也会不高兴了哦。”

苏小壮对自己的外甥们没的说,立马就说:“那行,咱们回去吧。”

摩托车放在这儿,苏小壮还有些舍不得呢,可是骑回去也太麻烦了,过两天还得回来。

苏小壮跟尾巴说了一声,就和苏采青回了吉阳。

因为国庆来临,处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对于整个中国来说,这是一个新生的日子啊。

国庆节这天,苏采青作为家长,应邀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国庆庆祝活动,除了一些文艺表演以外,还有一个部分就是新入队的少先队员,在国旗下宣誓。

张云冰和张云清这次都成了少先队员了,上台的时候,都是一溜小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