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他们想要多少?”苏采青反问。

“大概也是要几万件。如果后天能到货,他们应该可以拿更多。”

幸子衫的供货渠道正在被疯抢,他们可以拿到一些货源,但是很难满足疯狂的消费者们。

苏采青直接说:“如果不介意的话,让我和他们见面谈吧!如果能尽快敲定这个事情,我也能让吉阳那边尽快把货发过来。”

于志新说:“可以,根据我刚拿到的销售表,前两天才拿到的五千件幸子衫,现在已经卖掉了一半的库存了。按照这越来越快的销售速度,我有点担心剩下的都撑不到后天。”

幸子衫在上海越来越流行了,按照这种趋势下去,很快会在全国都流行开的。

“放心吧,不会让你断货太久的。有时候断货反而是一种好事,让更多人下定决心下手买呢。”

断货就说明抢的多人,人都有从众心理,断货会增加客户的恐慌感,抢购的时候也会更加疯狂了。

于志新也很快想明白了这一节,直夸苏采青聪明。

挂了于志新的电话,苏采青又打电话给王朝英,问她生产的情况。

“生产进度还不错,现在绝大部分生产线都在生产幸子衫,除了咱们的单子,他们还接了别人的!不过料子我看了,不如咱们的好。现在咱们的日产量有一万五千件左右,梁启恒帮我找了个仓库放那些衣服了。”

吉阳的销售速度不如上海那么快,市场日渐饱和,再加上苏采青在上海签了单,王朝英就把许多货都囤起来了。

苏采青直接说:“上次签单的百货大楼,希望后天能送两万件过来,另外,还有几个销售商我也要去谈,估计也是要几万的货的,你要尽量多给我弄点货过来。”

“那么多啊?!天哪,我之前还担心卖不掉,现在看来是不够卖啊!到后天咱们的囤货大概有五万件,怕是不太够?”王朝英一激动,嗓音就有些拔高了。

苏采青说:“如果咱们的不够,你再去跟别人收购一些,尽量多送一些过来,反正我在这边肯定能卖掉。”

“行啊行啊!我尽量!”

问了几句家里的情况后,苏采青刚挂了电话,又有电话打进来了。

提起电话一问,对方就说:“你是来自吉阳的苏老板吧?我一直在找你呢!我是上次买了你四十件衣服的王国强!”

就是那个地域优越感特别强的上海人嘛,苏采青当然记得,便问:“请问有什么事吗?”

“先跟您道歉,上次真的是我的错,不该慢待了您,现在厚着脸皮来找您,也是想跟您买您的衣服。”

前倨后恭,态度变化真的大,才过去两天的功夫,市场就教他做人了。

“这样啊?上次的衣服卖完了吗?”

“卖完了卖完了!一下子就卖完了!才拿出来,马上就被好些人买走了!我打听了才知道,现在上海女人都在买幸子衫!”

“这我知道,想必您也早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