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沈记的掌柜走了进来,乐乐呵呵一团和气:“说什么呢,这么热闹。小沈掌柜,给我来份钵钵鸡,一碗冰凉粉,不要放薄荷水,多放点桂花糖,其余的随意。”
二山子麻溜儿的进了后厨,端出一份钵钵鸡和冰凉粉:“您慢用。”
“老沈啊,你不守着自己的酒楼,你跑这边来享受,你这掌柜当得也太随意了。”
“我明天要去趟沈家屋,我定要和沈大少爷说说这事!”
沈掌柜不慌不慢的搁了勺子:“我家大少爷清早还吩咐我,给他带份钵钵鸡回去。小沈掌柜,记得给我留份钵钵鸡,我傍晚再过来拿,烤羊肉串留两份,多放点辣椒面,别提前烤,羊肉串就得现烤现吃。”
“好勒。沈叔给你记着了。”
崔元九见陈玉平进屋,讷闷的问:“店里很热闹?”
两人在后面院子里忙着琐碎,见前面店里虽有几个人,却也较为冷清,陈玉平这才想着去前面活跃下气氛。
“嗯,挺热闹。”他把蒲扇的事说了说:“也是这老叔性子好,经得起调侃。”
“清完帐,我到外面走走,得赶紧把说书人找到。”
“刚刚前面有位老哥,向我推荐了个说书人,也不知道靠不靠谱。”
“咱们看情况去,有说什么时候来吗?”
“还得他捎信回去。”陈玉平笑了:“估计近两天见不着人。”
崔元九起身道:“还是我出去找找看。”
申时初,崔元九一身汗从外面回来。
陈玉平提了井水给他洗脸,拿着扇子在旁边摇啊摇:“这天太热了,有眉目没?”
“不行。”崔元九摇着头。
合适的说书人,也不是说找着就能找着,陈玉平不觉失望:“你歇会,我端碗冰凉粉给你,瞧着时辰差不多,咱们回村里。我刚看了眼前面店里,今儿食材准备的不多,到傍晚肯定能卖完,有乐哥儿在,咱们提前走也没事,回去陪陪草哥儿。”
“好。”
和沈乐二山子树娃说了声,陈玉平崔元九赶着牛车缓缓出了镇子。
陈老爹戴了个草帽理着菜园子,听见动静,抬头看了眼:“今儿回来的早,吃食卖完了?”
“还没,有乐哥儿在,我俩不用守店里。”陈玉平跳下牛车:“阿爹,这么热的天,你别搁太阳底下晒。”
“这有啥,就是理理菜园,轻活的很,不费什么劲。”陈老爹乐呵呵地笑着:“你快些进屋,衣裳都汗湿了。”
就这说话的功夫,崔元九取了车套,送着牛进了屋后牛棚,又从灶屋拿了个草帽戴上,扛着锄头往菜园去:“二叔,我来。”
“阿爹,咱们进屋去。”陈玉平拉着阿爹的手,拽着他往屋里走。
陈老爹颇有些哭笑不得,心里又十足的熨帖。
“元九这孩子真不错。”陈老爹细细地叨着:“你们的新郎服还要多久才能做好?”
“沈绣娘说是中秋前后,若是提前完成,她会让人捎话。”
陈老爹点点头:“也快了。晚上炖点绿豆汤吧,这天太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