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他们蝰蛇,是做得有点差。”
沈明洲慢悠悠的吃完午饭,打了个呵欠,“我报告里帮他们把问题都写出来了,能不能找到人改,那我就不知道了。”
大部分收到资料的人,注意力都放在战斗机和导弹缺陷之中。
造价高昂,技术手段高超。
无人机这样的小微型武器,实在有些不起眼。
唯独无人侦察机“蝰蛇”的报告,让人过目难忘。
蝰蛇,作为劳伦军备多年前自主研发出的小型侦察机,一直在战场上眼红了不少人。
体积轻、目标小,侦察效率高。
然而,报告一出,大家才发现,劳伦军备高价销售的蝰蛇,问题太多太多了。
除了通信传输问题,还有一长串的红外性能,建模效率,扫描偏差校正,雷达系统问题,详细得不像是劳伦军备内部的缺陷分析手笔。
因为细化到自制系统响应效率,特地提出了“蝰蛇最大的累赘就是系统太烂”的定论。
不止是收到资料的外部人士,连劳伦军备内部,核对泄密资料的时候,同样发现了蝰蛇分析报告的异样。
这份夹杂在泄密文件里的特殊分析,引起了他们的重大关注。
“这绝对不是我们的内部的缺陷自查,因为蝰蛇的自制系统绝对完美!”
工程师、设计师对报告里的评价,感到愤怒。
这是对他们专业性的鄙视!
保密部门人员表示,“我们已经将分析报告和内部存档的缺陷自查进行了比对,蝰蛇的分析,是外部资料,跟其他的缺陷报告不同。”
不仅分析详尽,而且,还带有复杂的数学算式,附在报告的末尾,通过独特的算法解读才能够得到一长串的演算式子。
克拉夫对这串式子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即使心里隐约知道是谁干的,仍是忍不住催促研究人员,“快,将这些算式全部解出来!”
“克拉夫先生,我们当务之急应该严查泄密人员。”
克拉夫说:“也许,这是写出蝰蛇缺陷报告的人,给出的改进提示!”
他非常想知道,某个蜻蜓制作者,在痛批蝰蛇性能之后,会做出怎么样的技术炫耀。
克拉夫不怕炫耀,他只怕沈明洲炫耀得不够。
这么长的算式,多多少少能够透露出蜻蜓的优越算法了!
研究人员看向他的眼神透出不可思议。
改进提示?
在泄密者的报告里?
但是克拉夫都这么说了,他们也不好反驳。
之前忙碌于内查报告数据的研究员,立刻开始用计算机模拟演算这套公式,但是连续几次得出的都是相同的结果。
从蝰蛇无人机的性能和算式核心来说,这样的计算结果毫无意义。
既不知道它作用于哪一部分,也不知道数据代表的意义。
大家茫然的时候,忽然有人说:“这会不会是基于分形图形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