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平侯公子现在想必悔不当初。
早知此物的来历与自己父亲息息相关,他定会嘱咐下手的内鬼将证据销毁得一干二净。
杨氏默认,又道:“给他逍遥散的正是成安王世子,两人事先服用此物,本欲在赛场上大显身手,却依旧不敌对面,恼羞成怒之余,不敢招惹其他权贵子弟,只能暗害那名身份低微的家仆。”
时缨无奈一叹:“那家仆真是倒霉。”
“可惜你不在现场,”杨氏遗憾道,“那两个草包用药都打不过,他确实出类拔萃。我已经许久没见过像他一般技术精妙之人。”
虽然岐王也极其出众,但只有那家仆会让她想起曾经一位身份相似的故旧。
“原来阿嫂喜欢看击鞠?”时缨有些意外,长嫂性情冷淡,鲜少表露个人好恶,仿佛对世间万物都兴致缺缺。
她一直以为阿嫂随兄长赴会只是例行公事,却不料她竟乐在其中。
杨氏笑了笑:“谈不上喜欢,单纯有些欣赏而已。”
说罢,不着痕迹地岔开话题:“此事牵连出一众达官显贵,不止武将,还有从中牟利者,委实令人震惊,英国公仗义执言,无惧得罪他们,也颇具担当和勇气。近几日,朝中局势天翻地覆,陛下枉顾千秋节在即,将涉案者依次处罚,尤其军中将领,更是经历了一番大清洗,相较而言,对涉案文臣的处罚便轻了许多。”
时缨暗自记下获罪的文武官员,不由陷入沉默。
她岂会不知,皇帝一直有崇文抑武的倾向,朝廷这次对将官们动手,明面上是惩罚滥用药物之人,实则却是陛下打算削弱武将势力,先拿第一批人祭刀罢了。
自家父亲因三番五次在朝堂上提议减少军费开支、节省国库钱财,而深得君心。
如今,皇帝终于找到由头打压武将,机不可失,他当然不会因千秋节将至就高抬贵手。
可是北夏虎视眈眈,始终是无法忽视的隐患,此时自毁长城,当真是明智之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