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煊被急召进入了行宫。
此时,殿中天成帝表情着异常阴沉。
“他奶奶的,就会瞎胡咧咧,我老胡非要上去砍了他们不可!”
沈煊眼观鼻鼻观心,不敢轻易出头。
然而,沈煊此时在低调。因着前些日子的风头,也依旧逃不过被捉到的机会。
天成帝浑厚的声音传来,目光直直的看向沈煊,呼吸沉沉,很明显在压抑着怒气。
肯定不是啊,板块儿运动。跟人有啥关系。但这会儿子肯定是不能这般说的。沈煊未加思索便开口道:
“启禀陛下,微臣绝计无此想法。陛下自继位以来,一心为民,又何谈失德二字?”
沈煊这番话却是真心实意,对方能因着一个臣子的猜测,为着那点子微小的可能,付诸于行动。
这般诺大的地动之下,如今能安排的如此井井有条。已经算的上极其不错了的。
这两日,他也曾经在城中四处瞧过,如今受灾的民众基本上已经得到了安置。当然条件多好是不可能的,不过是临时盖的茅草屋子。掺了糠的粥水。
然而对于这年代经受灾害的百姓来说,能活下去便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儿了。
这其中,纵然有他提醒之故,这中间的细细统筹,甚至最早这些物资的钱财可都是出自这位的私库。
光是这点,史上几位帝王可以做到。
沈煊将城中所见细细描述下来,又不着痕迹的夸了几句,果然天成帝脸色好看了许多。
众臣子见此也不由上前附合。然而这时,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大臣佝偻着身躯走上前来。
普通一声,直直的跪下。
“陛下,老臣恳求陛下出首“罪己诏”,以平民之心。”
第131章
随着老大臣苍老的声音响起,大殿之上陆陆续续有官员跪下。
殿中香炉淼淼,一缕青烟蜿蜒而上。
不过片刻的功夫,殿中臣子已经跪的个七七八八。
天成帝面色紧绷,微阖的眼下一片青黑,自听闻地动以来,他已然许久没睡个踏实觉了。
此时高台之上,帝王面色嘲讽,嘴角勾起,笑的意味不明。
“罪己,那你们来跟朕说一下,朕究竟何罪之有?”
“朕御极尚不过一载光阴,又究竟犯下何等滔天过错,致使天罚于我大瑞?”
天成帝如有实质的目光在跪下的重人之上一一扫过,群臣们瞬间哑口无言。
殿中众人基本上都是帝王心腹,陛下自潜邸之时,便颇具忧民之心。继位后更是严惩贪腐,极力肃清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