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当然,只是给两家种,地契还在时母手里牢牢把着。

两家分了这地,每家名下就有十六亩地,且都是不用交税的。

如此一来,吃喝肯定不愁,一年还能攒个七八两银子,若是勤快些,还能更多。

总之,两儿子哪怕富贵不了,家常过日子是肯定不用愁了。

*

还有,二月时候时母捉了两头猪崽子,这会儿还小,卖不了,干脆也分给了两儿子家。

大概是分东西又叫两家提起劲儿了,赵氏刚得了猪,就来问婆婆:

“家里的鸡呢?粮食呢?”

时母自家分出去东西乐意,但是看儿媳上赶着来占便宜她就没好脸色了:

“剩下的你就别想了,鸡我不能杀了自家吃啊,吃不完就摆席用,粮食也一样。”

“那屋子呢?屋子白放着没有人气,不是糟蹋了?”

赵氏其实最惦记的就是屋子了,如今时宗和时勇两家还住在一块儿,地方就特别挤。

而且现在赵氏和孙氏两人经常吵嘴,磕磕绊绊,摔摔打打的,赵氏早憋了一肚子气。

可惜,时母还是一口拒绝了。

这地方可是家里的根,早晚还是要回来的,给赵氏住容易,想叫她再搬出来难,时母才不会给自己找麻烦嗯!

*

时母在家里收拾东西,锦欢趁临走之前带着阿九又回了一趟娘家。

时间紧张,虽然锦欢舍不得爹娘,但并没有待多久,关心爹娘一番,又让魏旭好好读书。

“若是弟弟好好读,将来相公也能拉拔一把。”

米氏听了果然很高兴。

她统共就这一双儿女,就盼着两人都能出息,如今女儿日子好过,拉拔小儿子一把,小儿子出息了也能给姐姐撑腰。

姐弟两互相扶持着往前走,就是他们做父母的期望了。

魏三先时只老实听着母女两说话,等说得差不多了,锦欢要走时候,魏三往她手里塞了两张五十两的银票。

这是家里能动的大半银钱。

其实魏三家产不少,不过田和铺子不能动,所以魏三给了一百两,总觉得少了。

锦欢不要,还被她爹凶了一顿。

穷家富路,在外面还不定怎么样呢,拿着爹娘心里能放心些!

锦欢只好收下了,不过她出发去京城那日把她陪嫁的铺子契书塞给了亲娘。

锦欢走了以后,魏三这个亲爹眼眶就红了,一整个晚上没合眼。

*

锦欢从娘家回来,就看到时夏在家里,应该也是赶在爹娘离开之前来见一面的。

锦欢打了声招呼,就回屋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