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和孙氏就带着迫切的吃瓜心思,时不时上门来。
结果自然是惨遭打脸。
人家婆媳两个还真就是相处地特别和睦融洽,哪怕三弟妹整天跟老三腻歪在一起,不晓得多干些活,婆婆也不说。
别说干架了,寻常连大小声儿都听不见。
两人如意算盘落了空,自然心里不爽。
从前头几件事就能看出这两人心眼儿都不大,拿针尖比一点儿没夸张。同是儿媳妇,两人发现这差别待遇,没意见就怪了!
但是,婆婆的火爆脾气她们是不敢惹了,赵氏至今还记得婆婆前头扇的那重重的一巴掌呢!
婆婆惹不起,总不至于后进门的弟媳妇总还要她两退让?
想着这三弟妹但凡有点儿眼色的,刚进门还没孩子没站稳脚跟,当嫂子的训她,她就该老老实实地听着。
毕竟长嫂如母!
赵氏是真正的长嫂,她胆子大,又自觉站在道理上头,逮着锦欢就开始训。
说她不孝,不懂为人媳妇本分,不能为爹娘分忧……
赵氏胆大也就算了,这回连一贯躲在赵氏背后使坏的孙氏也冒了出来,大约想着二嫂也是嫂,四舍五入那也是半个长嫂。
那么,训个还没在家里的站稳的弟媳也不算大事。
再来,她就不信这弟媳跟婆婆关系真能处的那么好?相比起来,她更愿意相信婆婆是疼老三,怕折腾三弟妹老三闹脾气。
所以,孙氏这才长了胆子敢冒出头跟着一起来欺负锦欢,她就赌婆婆该也乐于看见这样的场景。
她两想得挺美,结果,锦欢还没反应,当婆婆的就先炸了。
时母指着赵氏鼻子骂:
“说老三媳妇不孝顺,难道还是你孝顺了?连基本的奉养老人都没做到,你有脸说这话?”
“你还有脸说为人媳妇的本分,她不懂你就懂了?你懂你能哄得我儿子忤逆长辈也要闹分家?”
……
时母冲着大儿媳赵氏稍微发泄了几句,眼角瞧着二儿媳要撤,立马转头怼上了二儿媳:
“还有你,别以为你心里想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我不知道,就是懒得搭理你。”
孙氏缩了缩脖子,一副柔弱可怜模样。
这叫时母看得更来气,对着两个糟心儿媳吼了一句:
“想找事的,就给我赶紧滚蛋,老娘这儿不欢迎你。”
她两试探这一回,弟媳妇屁股坐得稳稳的,人一句话没说,她两却差点儿没叫婆婆给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