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明试探温度的指尖一顿,不慎点在壶壁上,顿时烫得他缩手,他捻了捻烫出红印的指尖:“是吗。”
“啊……是啊。”他的反应平静得仿佛随口应答,如愿直觉不妙,一种难捱的窒息感攫住她的心脏,让她觉得胸口滞闷,差点拔足奔逃。她舔舔嘴唇,勉力朝着玄明露出个笑,“你没什么想说的吗?”
“我该说些什么?”玄明的反应依旧冷淡。
“什么都行啊。上回平山大长公主府上,我和你提起阿均、阿延两位阿兄,你不是说到过他俩不体贴嘛。你这次怎么不问问我相看的是哪家郎君。”如愿举例,“再说,我们认识都小半年了,一起经历过那么多事情,我带你去过京郊,你帮我解过好多次围……哦,对了,我上回喝醉,丢人成那样,幸好你没把我丢在桃月亭,还送我回家……”
一开始只是举例,到后边就有些乱套,有的没的全说出来,甚至根本不是举例,如愿忘了燕婵再三提醒的冷静少言,把记忆里所有的相处都扒拉出来,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不停地说,把油然而生的不祥忐忑压下去。
她想,玄明表现得这么冷静,当然不是不在意她,只是生性内敛不善言辞而已。他们之间共同的回忆这么多,甚而有个七夕,灯市烟火,桃月相辉,如同恋人一般携手跑过长长的灯街,总不会、总不会……
可那些话终将说尽,越到尽头她越慌张,仿佛用错了润滑油的机括一样卡了一下,“嗯,还有……”
她在回忆的细枝末节里搜寻,强行替玄明证明并非不在意她,只等他接话,或者轻轻一个点头。
但玄明只是耐心地等到她说无可说,在她闪烁的目光里,垂下眼帘避开:“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往事已矣,我们既是朋友,我做的事不必挂怀。”
他再度抚过茶壶壁,摸到的不再是烫手的灼热,温度正好。他替如愿续上久来的一杯清茶,体贴地补充,“只是待你出嫁,或许还是少来玄都观为好,你将有夫君稚子,与我总该避嫌。”
如愿脑内一空。
……朋友。
——原来如此。
不是生性内敛,也不是不善言辞。他是真的不喜欢她,甚至对她没有丝毫超乎友谊的感情,所以才能表现得如此平静,所以才能坦然说得出“避嫌”。
至于回忆里那些若有若无的纠缠亲密,半是她无知无觉,而他作为朋友,出于体贴不好推拒,另一半则是她强行的接触。
如愿缓慢地眨眨眼睛,忽然回想起燕婵给她支招时略显怪异的停顿和神色。是因为师姐见多识广,从她透露的信息中摸到什么,因而有那样的反应吗?